Workflow
爆火智能体再进化,终端成为关键词:2026年端侧AI能力至少涨3倍

智能体发展趋势 - 智能体行业从年初至今呈现爆发态势 各大厂商密集推出新产品[1][2] - 行业正从初代智能体向"超级智能体"演进 联想率先提出明确定义[3][4][6] - 超级智能体覆盖个人 企业 城市三大领域 推动AI全社会渗透[5][36] 超级智能体核心能力 - 具备感知与交互能力 通过多模态输入实现精准意图识别 如联想智能眼镜结合用户健康数据动态推荐商品[11] - 认知与决策能力支持跨设备知识库调用 建立长期记忆并实现复杂意图理解[15] - 自主与演进能力可分解复杂任务 调用生态工具主动执行并持续优化决策逻辑[18] 联想产品布局 - 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部署于PC/手机终端 搭载推理加速引擎使本地PC达到OpenAI o1-mini云端模型水平[21][22] - 演示显示加速引擎使AI PC数学题解答速度提升100%(26秒→13秒)且保持满分准确率[27] - 乐享企业超级智能体构建混合计算基础设施 GPU内核态虚拟化技术降低训练成本 AMD版本AI一体机达12000 token/s吞吐量[31] - 城市超级智能体已在武夷山等地落地 采用"1×N"架构实现任务规划与领域服务协同[37][39] 技术演进方向 - 端侧AI能力未来12个月将提升至少3倍 AI PC/AI手机成为关键载体[38][41] - 混合式AI架构(端-边-云-网)支撑智能体灵活流转 个人智能体将按用户而非设备分配[38][40] - 计算设备与智能体关系重构 从工具升级为"认知操作系统"级别的解决方案入口[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