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金“活水”来了!债市“科技板”落地,首批发债企业名单出炉
证券时报·2025-05-08 19:42

债市“科技板”推出的战略意义 - 债市“科技板”的推出被视为一项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金融创新,旨在为科技创新企业注入资金活水,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 [1] 首批发债机构与规模 - 政策发布后,多家金融机构、创投公司及企业披露发债计划,金融机构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等,创投公司包括深投控、鲁信创投等,企业包括立讯精密、科大讯飞、牧原股份等,多家券商也在发债名单中 [2] - 国家开发银行计划发行不超过2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品种包括60亿元2年期、100亿元3年期和40亿元182天期 [4] - 工商银行基本发行规模100亿元,可超额发行不超过100亿元,兴业银行拟发行100亿元 [4] - 中信证券、国泰海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多家证券公司合计拟发行规模超160亿元 [4] 企业及创投机构发债详情 - 立讯精密拟发行10亿元270天期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偿还存量债务及补充营运资金 [5] - 京东方拟发行10亿元10年期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对科技创新领域的股权出资及补充流动资金 [6] - 万华化学拟发行4亿元3年期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偿还本部及子公司有息债务 [7] - 牧原股份拟发行3亿元270天期债券,募集资金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8] - 科大讯飞计划发行8亿元3年期债券,募集资金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9] - 深投控拟发行合计10亿元债券,期限分3年和10年,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向旗下母基金出资,投向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半导体与集成电路、AI与具身机器人、新材料、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科创领域 [9] - 安徽省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发行5亿元10年期可持续挂钩债券,募集资金全部用于以股权投资形式对科技创新领域的资金投入 [9] - 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计划发行上限5亿元5年期债券,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向科技创新领域相关基金的置换及未来出资 [9] 政策影响与市场功能 - 科技创新债券政策的推出旨在有效缓解科创企业融资难题,提供除股权融资和银行贷款外的直接融资途径,并通过增信机制降低中小科技企业的发债门槛 [11] - 政策通过丰富支持主体范围、拓宽募集资金用途、优化注册发行安排、创新风险分担机制等措施,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12] - 政策影响体现在四方面: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环境、激发创新活力加速成果转化、完善资本市场功能构建科创金融生态、促进产融结合助力经济转型 [12] 风险分担与增信机制 - 债市“科技板”依托中国人民银行创设的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等政策性工具,采用共同担保等多样化增信措施分担违约损失风险 [14] - 风险分担工具通过“降成本、增信心、优结构、强导向”四重机制运作,通过低成本再贷款资金注入降低融资成本,释放政策信号增强市场信心,打破传统评级局限优化融资主体结构,引导资金向创新全链条精准流动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