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尔街的"七年之痒"背后,斯凯奇退市即自由?
美股研究社·2025-05-09 19:43

核心观点 - 斯凯奇因美国关税政策导致成本压力剧增,被迫选择私有化退市以应对短期盈利与长期战略的两难困境 [1][5][6][7][8] - 3G资本以每股63美元全现金收购斯凯奇,较15日均价溢价30%,提供资本护盾并推动供应链重组与DTC转型 [9][10][13] - 公司退市后三大战略方向:供应链重组(3年内将中国产能占比降至40%)、产品技术创新(智能缓震中底)、渠道优化(关闭低效门店提升电商占比) [11][13] - 中国市场表现成为关键变量,2025Q1亚太区销售额同比下降3%(剔除中国则增长12%),面临安踏多品牌矩阵与耐克阿迪价格下沉的双重挤压 [15][16][17][18] 关税冲击分析 - 美国新关税政策使童鞋税率达20%-37%,叠加后行业整体税率或达150%-220%,导致1100元运动鞋终端价飙升至1700元 [7] - 公司60%产能依赖东南亚代工厂,关税成本使5300家门店供应链承压,供应链多元化需20亿美元投资及3-5年周期 [7][8] - 2025Q1美国鞋类销售额同比骤降26.2%,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4个月下降至92.9,非必需消费需求受抑制 [7] 财务与资本运作 - 2025Q1营收同比增长7.1%至24.1亿美元,国际业务占比65%,批发与DTC销售分别增长7.8%和6% [10] - 私有化前股价年内累计下跌26.58%,退市可避免融资能力削弱并释放94亿美元资本用于战略调整 [9][10][13] - 3G资本将实施零基预算模式,参考百威英博并购经验优化成本结构,目标提升运营效率 [10][13]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本土品牌安踏通过FILA、迪桑特等多品牌矩阵覆盖全价格带,李宁国潮策略与斯凯奇定位部分重叠 [16] - 国际品牌阿迪达斯推出200-500元平替产品线,耐克推出100美元以下产品,共同挤压斯凯奇价格优势 [17][18] - 阿迪达斯2024年大中华区增长10%,通过关店优化与下沉市场扩张直接冲击斯凯奇核心市场 [17] 战略转型路径 - 供应链重组优先推进越南印尼工厂建设,降低对中国产能依赖至40% [11] - 产品创新对标Hoka、On昂跑,加大智能缓震技术投入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11] - 渠道转型重点关闭低效直营店,提升电商与DTC销售占比优化利润率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