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债新政效应初显:银行券商创投机构竞相布局 首日拟发规模突破700亿
经济观察报·2025-05-09 19:11
科创债新政市场反应 - 科创债新政发布仅一日后超30家企业密集发布发行公告 计划发行规模合计超700亿元[2] - 发行主体类型显著丰富 涵盖证券公司 银行及股权投资 创业投资机构等多类市场主体[2] - 政策通过扩大发行主体范围构建了系统化的配套支持机制 将显著提升债券市场对科技领域的融资支持效能[2] 发行主体及规模分布 - 截至5月8日晚间32家企业公告创新债发行计划 合计发行规模上限达719.5亿元[4] - 银行板块成为发行主力军 国家开发银行 工商银行 兴业银行 杭州银行四家机构计划发行规模分别为200亿元 100亿元 100亿元及50亿元 共计450亿元[4] - 12家证券公司合计拟发行规模达177亿元 其中招商证券拟发行50亿元位居榜首[5] - 8家股权投资或创业投资机构合计拟发行40.5亿元科创债[5] - 8家企业包括立讯精密 科大讯飞等拟发行科创债上限达52亿元[5] 资金投向与政策支持 - 首批证券公司科创债70%的资金通过股权 债券 基金投资等形式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5] - 主要投向集成电路 人工智能 新能源 生物医药 高端装备等科技前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领域[5] -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全额减免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内成员以科技创新债券为标的的现券买卖交易手续费 减免期为2025年至2027年[7] - 债券市场"科技板"推出 初步统计有近100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8] 行业影响与预期 - 科技创新债券有望成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核心枢纽[7] - 债市"科技板"落地后科创债将迎来供需两旺 今年发行量或放量[8] - 金融机构和国有股权投资机构或贡献更多增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