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邮政不一样了
经济观察报·2025-05-09 20:42

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 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已成为中国邮政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元素,重塑公司服务社会经济的能力并释放"邮政效应" [1][4] - 2025年2月完成DeepSeek-R1大模型私有化部署,部分场景效率提升33% [2] - 2024年加速数智化建设,深圳建成6个智慧邮局和35个自助体验式邮局,每年每个网点节省成本2万余元 [7] 具体业务场景应用 - 深圳龙华邮政支局通过智能化系统实现自助邮寄,仅需1位营业员维持运营,收寄业务量达3.6万余件 [7] - 邮储银行推出云柜服务,北京分行日均办理业务超330笔,将3个台席压缩至1.5个 [9] - 寄递行业上线指调系统2.0版,省际中心袋(件)量预测准确率达92.98%,总量预测准确率98.53% [10] - 电商板块推出数字人"小邮"2.0版,累计直播4789小时,吸引2.89万独立访客,产生31.6万笔订单,交易额2438.5万元 [10] 技术创新与投入 - "邮储大脑"应用于数百个场景,2023年信息科技投入112.78亿元,占营收3.29% [13][15] - 成立中邮无人机公司,开通重庆首条常态化无人机邮路,计划推广无人机、无人车规模化应用 [16] - 与华为合作开发数字人"小邮"2.0版,开展AI技术交流 [17] 业务协同与绿色发展 - 农村电商借助数字人直播技术帮助农民拓宽销售渠道 [22] - 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全网新能源车辆达16908辆,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7817.32亿元,年增长22.55% [22] - 2024年累计开展企业碳核算服务突破万户,多次获"绿色银行评价先进单位"称号 [22] 创新体系与社会效应 - 中国邮政作为产融结合、"四流合一"的现代大型集团,效率提升将释放更强的社会经济外部效应 [4][5] - 邮政系统天然包容技术创新,通过普惠网络提升社会效能,培育新质生产力是业务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双重驱动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