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下跌原因分析 - A股80%个股下跌,节后首次调整,主要受三大利空影响:印度水坝重开导致地缘局势缓和,军工板块领跌[1] - 半导体龙头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一季报业绩不及预期且大基金减持,拖累芯片板块及恒生科技指数(两者权重合计10%)[1] - 美英达成贸易协议引发市场对中美谈判压力的担忧[1] 宏观经济与贸易数据 - 进出口数据展现韧性,但4月对美出口环比下降,东南亚出口上升,转口贸易趋势明显(90天豁免期)[2] - 市场已连续5日上涨,技术性调整需求显现[2] 股市看涨核心逻辑 - 政策层面首次高度强调股市财富效应,通过稳股市修复疫情伤疤效应(信心与预期管理)[11][12][13] - 逆全球化下供给过剩加速行业出清,龙头上市公司市占率提升(如光伏行业2023年全行业亏损20亿,PE降至0)[15][16][17] - 人口下行周期推动长期低利率环境(30年国债收益率1.8%),资金向高股息资产迁移(银行股分红率3%即具吸引力)[22][23][25][26] 行业与资产配置策略 - 产能过剩背景下聚焦龙头公司穿越周期能力,监管鼓励并购重组(手机、新能源车行业集中度提升案例)[16] - 投资全球化分散策略,同步看好港股及海外市场[26] - 建议优化指数结构,增加科技/互联网权重(当前沪深300估值显著低于标普500)[30] 市场机制改革建议 - 严格退市制度并配套投资者保护机制[30] - 落实《市值管理指引》季度跟踪,强制破净成分股提出解决方案[30] - 恢复常态化IPO及中概股回A,丰富做空工具抑制炒作(当前部分板块估值严重偏离)[30][31] 数据与事件跟踪 - 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待解读(含6篇专栏)[34] - 全球资产配置组合"表韭全球"发布跟投建议[36]
为什么继续看好股市?
表舅是养基大户·2025-05-09 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