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芯片关税:如何应对?
半导体行业观察·2025-05-10 10:53

欧洲半导体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欧洲面临战略选择:在半导体领域与中国合作或与美国对抗 特朗普政府拟对半导体征收大范围关税 包括对设备内部外国制造芯片价值加总征税 可能损害欧洲利益[2] - 欧洲芯片产量仅占全球8% 主要销往本土汽车行业而非亚洲消费电子领域 其核心优势在于芯片制造设备(如ASML光刻机)和芯片设计能力(如Arm)[2][3] - ASML预计将大部分关税成本转嫁美国客户 但贸易战不确定性已导致其预测订单放缓 主要客户英特尔、台积电、三星正推迟设备采购[2] 关税政策对产业链的影响 - Arm因美国关税不确定性无法提供年度营收预期 其客户英伟达和苹果供应链面临冲击[3] - 关税可能导致美国投资吸引力上升 从而减少欧洲半导体投资 但同时也可能造成亚洲产能过剩 为欧洲电子行业提供本地化生产机会[3] - 欧洲《芯片法案》原定2030年实现全球20%市场份额目标不现实 当前份额仅9.8% 预计2030年仅达11.7%[6] 欧洲潜在应对策略 - 建议欧洲与中国加强电子和AI创新领域合作 而非对抗 可通过对美国科技公司(Facebook/谷歌)征税实施非对称反击[4] - SEMI建议欧盟将半导体投资增加四倍 设立200亿欧元专项基金 预计可带动2600亿欧元公私投资 重点支持全供应链发展[5][6] - 欧盟芯片基金430亿欧元中仅45亿由欧盟委员会直接控制 需建立统一预算机制缩小成员国差距[6] 产业现状与目标差距 - 欧洲在全球微芯片市场占比2022年为9.8% 预计2030年达11.7% 远低于20%目标 严重依赖非欧供应商提供先进芯片[6] - 半导体对汽车、航空航天、工业机器人和医疗设备等关键领域至关重要 但欧盟供应链自主性不足[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