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因时机器人的“冷思考”
机器人大讲堂·2025-05-11 12:26

行业与公司概况 - 人形机器人及具身智能热度持续上升,灵巧手作为关键部件涌现数十家企业押注未来量产机遇 [1] - 因时机器人保持行业领先地位,2024年销量近2000台,较2023年累积千台规模实现倍增 [1][2] - 公司半年内完成两轮融资(B2轮超亿元、B3轮近亿元),资本助推下仍理性看待行业处于"小批量"阶段 [1] 销量增长驱动因素 - 增长主因下游市场爆发,特斯拉、车企、家电企业推动灵巧手在工业/服务/科研领域应用 [2] - 海外业务2024年增长20倍,北美/日韩为重点市场,海外客户更关注性能而非价格 [8] - 2025年Q1销量超预期,全年预计保持100%增长,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超100% [11] 技术路线与产品策略 - 拒绝跟风特斯拉腱绳驱动方案,坚持"驱动源内置掌内"的连杆传动技术,单指抓握力达3kg [2] - 强调自由度需平衡性能与实用性,每增加自由度会提升成本并降低可靠性 [3] - 产品体系分层:工业场景重精度/可靠性,服务场景重轻量化/交互,推出3系列多款产品匹配需求 [7] 价格竞争与成本控制 - 灵巧手价格从5万元下探至3.5万元,核心零部件量产体系成型支撑降价能力 [4] - 微型伺服电缸年出货量达数万台级别,技术降本效应显著 [5] - 通过自研核心器件+结构设计构建护城河,不惧低价竞争但反对损害行业良性发展 [4][7] 市场拓展与未来规划 - 海外合作聚焦高校/实验室高自由度数据采集需求,与美日韩人形机器人企业达成合作 [8] - 计划年内推出高自由度新品,强调解决真实需求而非参数竞赛 [7] - 持续提升驱动单元集成度,挑战元器件微型化与散热设计 [9] 行业趋势与企业定位 - 行业将从"价格乱战"转向"理性繁荣",灵巧手技术成熟度决定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 [12] - 公司坚持"回归节奏"战略,聚焦真实需求与技术突破,形成技术+场景双轮驱动 [12] - 中国智能制造路径体现为扎实深耕技术,拒绝盲目跟风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