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行业重大变革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25条举措重塑行业生态,重点解决"经营理念偏差、功能发挥不充分、发展结构不均衡、投资者获得感不强"痛点 [2] - 首次建立基金销售机构分类评价机制,将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及占比、投资者盈亏与持有期限、定投业务规模等纳入指标体系 [1][2] - 对分类评价结果靠前的机构在产品准入、牌照申请、创新业务等方面优先考虑 [3] 代销机构转型方向 - 考核导向从"销量导向"转为"投资者盈利占比导向",机构需与投资者真实收益绑定 [1] - 394家代销机构中,商业银行(135家)、证券公司(98家)和独立基金销售机构(94家)形成三足鼎立格局,百强榜中券商占56家、银行23家、独立销售机构16家 [2] - 需加快向买方投顾模式转型,推动渠道从交易佣金模式转向客户资产增值分成模式 [6] 销售费率改革影响 - 销售费率改革将出台《公募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合理调降认申购费和销售服务费 [4] - 静态测算显示销售服务费规模或减少142亿元(降幅50%),尾佣规模减少105亿元(降幅30%),渠道收入合计减少248亿元(降幅39%) [4] - 券商代销收入面临挑战,2024年已出现ETF等低费率产品切换导致的"增量不增收"现象 [5] 权益类基金发展机遇 - 权益类基金(尤其指数基金)规模或提升,券商在股指产品代销市占率达58%(2024年下半年规模9827亿元) [7] - 监管将显著提升权益类基金在分类评价中的权重,优化注册安排,推动浮动费率产品和主题投资指数基金发展 [7] - 被动股基是重点发展方向,但面临宽基指数占比过高问题,行业主题类、风格策略类指数基金料将快速发展 [8] 市场格局变化 - 券商在权益类基金代销领域具备客户风险偏好和投研能力优势 [7] - 销售费用降费背景下,全市场产品销售渠道的整合优势将凸显 [6] - 指数基金费率或持续下调,监管推动管理费、托管费等固定费用下调 [8]
公募重磅改革启动,券商等代销机构迎新考验!
券商中国·2025-05-11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