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思考 | 贸易冲突的“终局”?——关税“压力测试”系列之七
申万宏源宏观·2025-05-12 07:43
美英贸易协议增量信息 - 美国保留对英国加征的10%基准关税,降低汽车关税至前10万辆适用10%、超出部分27.5%,并降低钢铝关税[2][7] - 英国扩大农产品开放,提供14亿升乙醇免税配额和1.3万吨牛肉进口配额,承诺购买100亿美元波音飞机[7][14] - 协议规避数字服务税和药品贸易等复杂问题,聚焦农业、汽车等具体行业利益[3][17] 协议达成背景与策略 - 美英特殊盟友关系及框架性文件定位使协议快速达成,英国仅占美国贸易逆差3%[14][15] - 美国谈判目标转向提高关税税率本身,特朗普净支持率跌至-10.3%强化政绩诉求[17][59] - 美国鹰派姿态缓和,通过行业聚焦和议题规避吸引更多国家谈判[3][60] 主要贸易谈判矛盾点 - 欧盟谈判焦点为数字服务税和汽车壁垒,2024年欧盟对美顺差1982亿欧元中51%来自机械及车辆[4][26][28] - 美日谈判僵局在汽车(487亿美元逆差)和农产品(日本大米关税700%),自民党视农业为政治底线[32][34][63] - 美国正与17个经济体谈判,印度、越南等进展较快,小型经济体或成突破口[23][39][41] 贸易冲突未来路径 - 议题拆分策略可能率先在芬太尼相关20%关税领域实现局部协议[45][62] - 历史7次贸易冲突中62%以政治反噬告终,当前更接近二战前高关税模式[51][52] - 小型经济体(加拿大、瑞士等)因贸易不公程度低或成优先突破对象[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