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策略调整 - 未来主动型公募将更加聚焦核心资产定价而非边际信息流定价,策略范式可能出现整体性调整[1] - 基准偏离和盈利客户比率是公募考核新规影响最大的两个规则,62%的基金采用沪深300和中证800作为基准,18%为赛道型产品[1] - 过去3年公募普遍跑输基准10个百分点,低配银行、频繁交易和板块轮动是主要原因[1] 港股配置需求 - 公募改革可能进一步增加国内资金配置港股特色板块的需求,科技和消费板块受政策支持且估值较低[2] - 美联储按兵不动和中美经贸会谈改善市场情绪,港股出口链及中游制造企业受关税影响较小[2] - 建议关注港股科技、内需消费及红利股中一季报稳健的方向[2] A股市场展望 - A股或重启结构牛,科技产业催化是关键,短期机器人主题弹性优于国内AI[3] - 金融宽松政策可能稳定并抬升A股震荡区间,科技板块短期性价比占优[3] - 供需格局改善在2025年内难出现,基本面扰动信号将抑制A股向上修复空间[3] 结构性行情配置 - 建议关注红利板块、科技产业趋势及大消费板块,军工板块受地缘冲突升级支撑[4] - 外部不确定性加大,业绩确定性和股息回报稳定的板块具备防御属性[4] - 政策密集支持服务消费,"两新"政策扩围提质带动行情修复[4] 市场震荡与修复 - 牛初震荡期可能延长,但市场不会跌回熊市,政策和资金驱动的突破性上涨或晚些时候到来[5][6] - "国家队"流动性支持速度快体量大,关税对二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有限[7] - 小盘成长行情或加强,红利底仓关注银行、港口、公路、白电[7] 行业配置建议 - 关注AI+、TMT、电子等科技方向及旅游、文娱、体育等新型消费逢低布局机会[9] - 三条主线:TMT景气度贯穿全年、低位周期股困境反转、稳健类板块如公用事业和交通运输[12] - AI+产业主线(应用、算力、机器人)、创新药及大消费中的"新消费"领域值得关注[10]
A股重启结构牛!机构:政策积极改善风险偏好,“中国资产”重估正当时
天天基金网·2025-05-12 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