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中美关税冲突在2025年经历三个阶段后出现重大缓和信号,双方同意建立经贸磋商机制并大幅降低加征关税比例 [1][3][7] - 资产配置需在博弈与缓和的变局中寻找确定性赛道,采用"杠铃策略"平衡确定性与高弹性资产 [10][11] - 大类资产展望显示A股结构性机会、港股阶段性超配价值、债市配置价值及商品市场分化格局 [12][13][14][15][16] 本轮关税冲突全复盘 第一阶段(2-3月) -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加征20%关税并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政策,中方反制对美煤炭、天然气加征15%关税 [5] - 市场反应平淡,因政策符合"美国优先"竞选预期 [5] 第二阶段(3-4月) - 美国对全球加征10%基准关税,并对中国等60国额外征收最高54%的"对等关税",中方48小时内反制至34% [6] - 双方关税在10日内从84%飙升至125%,累计税率达145%,贸易陷入停滞 [6] 第三阶段(5月至今) - 中美达成联合声明:美方取消91%加征关税并暂停24%,中方同步取消91%及暂停24%反制关税 [7] - 90天内美对华关税从145%降至30%,中方从125%降至10% [7] 资产配置的再认知 - 博弈长期性不变,需通过"科技突围+内需托举"双主线锚定确定性赛道 [10][11] - 采用"杠铃策略":中债、红利ETF等确定性资产与AI、军工等高弹性资产动态平衡 [11] - 政治局会议连提四个"稳",政策工具箱抵御经济波动需系统化组合构建 [11] 大类资产展望 A股 - 高股息股票受低利率环境青睐,AI、高端制造等"新质生产力"行业具长期潜力 [12] - 出口链板块均值回归机会酝酿,红利底仓与小盘成长相对占优 [12] 港股 - 互联网板块业绩预期强化,需把握中美竞争引发的阶段性波动节奏 [13] 债市 - 降息预期已定价,短债基金在宽松环境下具"压舱石"作用 [14] 海外市场 - 美股估值高位,政策不确定性或触发二次通胀预期 [15] - 日股修复受离岸外包定位影响,东南亚菲律宾等低摩擦区域具配置价值 [15] 商品 - 黄金短期波动加剧,但逆全球化与央行购金支撑中长期配置逻辑 [16] - 原油供需转向过剩,豆粕价格宽幅震荡等待基本面指引 [16] 执行策略 - 拒绝FOMO驱动的应激性交易,避免操作变形 [18] - 季度审视组合并动态再平衡,以纪律应对不确定性 [19]
关税变局再起!从博弈到缓和,大类资产配置怎么看?
天天基金网·2025-05-12 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