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寒武纪作为中国AI芯片领军企业,凭借技术突破和战略转型实现市值从千亿到3200亿元的跨越,成为人民币基金在硬科技领域的超级回报案例[4][5][17] - 公司创始团队脱胎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兄弟创始人陈云霁、陈天石凭借前瞻性AI芯片研发构想奠定技术基础[7][8][10] - 2024年股价暴涨387%源于首次连续两季度盈利(Q4净利2.82亿元、Q5净利3.55亿元)及营收同比激增4230%[17][18] 公司发展历程 - 技术起源:2010年提出AI芯片构想,2015年研发全球首款深度学习处理器原型芯片,2016年正式成立公司[7][8] - 关键转折:2017年通过华为麒麟970芯片IP授权实现商业化突破(2017-2018年华为贡献超97%营收),2019年华为自研芯片倒逼公司向"云-边-端"全场景转型[11] - 资本里程碑:2020年科创板上市首日市值破千亿,2024年市值峰值达3200亿元[12][17] 财务与市场表现 - 亏损阶段:2020-2023年累计净亏损43.92亿元,主要因高研发投入(2023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超150%)[15] - 业绩爆发:2025年Q1营收11.11亿元(同比+4230%),存货余额27.55亿元反映备货充足,预付款项9.73亿元预示订单增长[17][18][19] - 股价波动:2022年股价较历史高点跌84.35%,2024年反弹至777.77元/股[16][17] 行业机遇与战略 - 市场机遇:英伟达H20芯片出口受限叠加国内AI算力需求激增(如DeepSeek推理需求),推动国产替代[19] - 战略布局:拟定增募资50亿元投向大模型芯片/软件平台,目标成为"中国版英伟达"[19] - 投资逻辑验证:硬科技投资需5-10年蛰伏期,寒武纪与宁德时代并列A股十年超级回报案例[24][25] 投资机构布局 - 早期支持者:元禾原点连续追加A1/A2轮,联想创投独家参与四轮融资至IPO,国科投资/越秀产业基金多轮跟进[21][23] - 校友资本:科大讯飞刘庆峰天使轮跟投1000万元[22] - 坚守回报:2022年市值低谷期机构未减持,12个月后市值回升至千亿[24]
江西两兄弟,干出3000亿
36氪·2025-05-12 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