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贸易协议增量信息 - 美国保留对英国加征的10%基准关税,降低汽车关税至前10万辆适用10%,超出部分征收27.5%,并降低钢铝关税[6][57] - 英国扩大农产品开放,为美国乙醇提供14亿升免税配额,进口牛肉1.3万吨配额,并承诺购买100亿美元波音飞机[6][57] - 协议为框架性文件,无法律约束力,美英盟友关系及贸易规模有限(英国占美国逆差仅3%)加速达成[12][57] 美国贸易谈判策略调整 - 关税成为核心目标,特朗普政绩优先(净支持率-10.3%),协议缺乏细节或为短期政治宣传[15][57] - 谈判姿态缓和:规避数字服务税(英国征收2%)和药品贸易(英国顺差77亿美元),聚焦农业、汽车等行业利益[15][58] - 优先推进与17个经济体谈判,印度、日本、越南进展较快,小型经济体(如斐济、莱索托)或成突破口[21][59] 主要贸易矛盾焦点 - 欧盟谈判核心矛盾:数字服务税(法国3-5%、匈牙利7.5%)、汽车关税(美国25% vs 欧盟10%),2024年欧盟对美顺差1982亿欧元(机械及车辆占51%)[24][26][59] - 日本谈判僵局:汽车逆差487亿美元(总逆差656亿),美国要求取消汽车壁垒,日本自民党保护农业(大米关税700%)[30][32][59] - 贸易不平衡指数显示印度、欧盟、越南不公程度高,加拿大、新加坡、瑞士等或更易突破[37][39][59] 贸易冲突未来路径 - 短期全面协议概率低,可能拆分议题(如芬太尼相关20%关税)达成局部协议[43][60] - 历史经验:7次贸易冲突中,3种结局(国内政治反噬、目标达成、WTO裁决),当前类似二战前高关税周期[49][50][60] - 美英协议模式或成样板:松散框架先行,细节后续补充,加速谈判或牺牲实质内容[43][59]
热点思考 | 贸易冲突的“终局”?——关税“压力测试”系列之七
赵伟宏观探索·2025-05-13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