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阿维塔与科技博主"苏黎世贝勒爷"关于风阻系数测试结果的争议源于测试条件差异,双方数据均真实但测试车型配置不同[9][10] - 风阻系数测试缺乏统一国标导致行业存在灰色地带,车企可通过多种技术手段优化测试结果[23][26] - 新能源车企过度营销风阻系数可能误导消费者,实际续航提升效果有限且研发成本高昂[34][35] 事件背景 - 科技博主测试阿维塔12风阻系数为0.281Cd,与官方宣传的0.217Cd存在显著差异,引发争议[4] - 阿维塔通过直播风洞测试自证清白,测得0.217Cd结果但被质疑使用特殊配置车型[5][21] - 双方进入法律攻防阶段,阿维塔索赔1000万元并要求博主公开道歉[2][6] 技术分析 - 电子外后视镜可使风阻系数降低0.018Cd,迎风面积减少60%-80%[12][13] - 空气悬架降低2cm可使风阻系数减少0.007Cd[14] - 低风阻轮毂通过封闭式设计能降低风阻约0.01Cd,提升高速续航10公里[15] - 不同测试条件下阿维塔12风阻系数波动范围达0.2169-0.2971Cd[18] 行业现状 - 国内汽车风洞实验室不足10座,单日测试成本高达12万元[28] - 三大第三方风洞实验室背景各异:天津偏政府、重庆偏行业、上海偏学术[28] - 国际主流采用SAE J2881等标准,国内仅存在团体标准T/CSAE146[29][31] - 特斯拉引领风阻系数营销趋势,多款新能源车型宣称进入0.19Cd区间[34] 潜在问题 - 车企可能通过非量产配置(如封闭进气格栅、油泥模型)获取理想测试数据[26][27] - 风阻优化导致车型设计同质化,出现大量"水滴"状流线型车身[35] - 过度追求低风阻可能牺牲用户体验,隐藏式门把手存在安全隐患[36] - 风阻系数对城市低速场景续航影响有限,实际价值或被夸大[35]
博主被索赔10000000元!让马斯克吃瓜的“风阻造假门”,谁在说谎?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5-13 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