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读|专项债收储规模已近4000亿,回收宅地中民企占比17%
克而瑞地产研究·2025-05-14 17:05

专项债收储政策推进情况 - 2025年以来171个城市发布收储计划,合计金额3918亿元,涉及宅地6565公顷,相当于为楼市去库存加速54%,全国广义库存去化周期下降超2个月[2] - 二季度收储规模爆发式增长,4月公告拟收储土地7198公顷(1730亿元),面积和金额均超一季度总和[3][4] - 专项债发行持续推进与重点城市土拍热度回升同步,促进市场供求预期趋稳向好[4] 宅地收储对去库存影响 - 拟收储宅地6565公顷,理论建筑面积超1.3亿平方米,超前四月估算新房销售规模一半[6] - 收储计划落实等效于2025年前四月新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54%[6] - 未明示土地属性的地块占比超二成,实际去库存效果可能更大[6] 城市能级分布特征 - 三四线城市占宅地收储规模84%(5437公顷),收购总价占比74%(1659亿元)[10] - 13个城市拟收储规模超100公顷,仅4个为二线城市(郑州、昆明、西安、天津)[14] - 郑州以273公顷收储规模居首,西安以125.6亿元收购总价最高[14] 重点城市案例分析 - 郑州2025年各月新房成交均正增长,4月同环比双增,2024年完成全国首批配售保障房交付570套[14] - 西安收储地块过半位于西咸新区等城市新区,平均地价达9100万元/公顷为13城最高[14] - 郑州通过土地收储使广义库存消化周期下降1.1年,为一二线城市中唯一改善超1年的城市[19] 企业参与结构分析 - 城投企业占收储面积70%(均价3506万元/公顷),央国企占12%(均价3998万元/公顷),民企仅17%[22] - 一二线城市民企土地收储占比21%,高于其他能级城市[22] - 城投高占比源于2021-2024年在三四线大规模托底拿地,开发率长期低于30%[22] 政策实施建议 - 当前专项债投向房地产资金约1600亿元,与土地收储存在结构性偏差[25] - 建议加速存量收储计划落地转化,推动政策由"稳预期"向"稳市场"转变[25] - 建议构建细化信息透明机制,为"一地一策"精准调控提供数据支撑[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