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融资规模 - 2025年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24万亿元,同比增长8.7%,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 [1] -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62.27万亿元,同比增长7.1%,较上月下滑0.1个百分点 [1] - 政府债券余额占比20.3%,同比高2.1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7.7%,同比低0.4个百分点 [1] - 前四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6.3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61万亿元 [1] - 政府债券净融资4.85万亿元,同比多增3.58万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7591亿元,同比少4095亿元 [1] 政府债券发行 - 政府债券发行加快是前四个月社融最主要的拉动因素 [2] - 今年财政预算赤字率提高至4%,计划新增政府债券近12万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 [2] - 年初以来国债、地方专项债发行进度明显快于往年,用于化债的2万亿元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已发行约70% [2] - 近期财政部启动支持"两重""两新"的1.3万亿元特别国债 [2] 货币供应量 - 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5.17万亿元,同比增长8%,环比上升1个百分点 [6] - 狭义货币(M1)余额109.14万亿元,同比增长1.5%,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 [6] - 4月存款减少约8700亿元,同比少减约3万亿元,对M2增速上拉影响约1个百分点 [8] 信贷结构 - 4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5.7万亿元,同比增长7.2%,较上月末下降0.2个百分点 [8] - 前四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06万亿元,同比少增0.13万亿元 [8] - 住户贷款增加518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41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601亿元 [8] -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9.2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0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83万亿元 [8] 行业投向 - 2020年末至2025年一季度末,企业贷款占比由63%升至68%,居民贷款占比由37%降至32% [11] - 小微企业占全部企业贷款比重由31%升至38%,大中型企业贷款占比由69%降至62% [11] - 制造业在中长期贷款中占比由5.1%升至9.3%,消费类行业占比由9.6%升至11.2% [11] - 房地产和建筑业占比由15.9%降至13% [11] 金融支持消费 - 未来宏观政策思路更加注重促消费,金融政策的重点是支持高品质消费品供给 [12] - 需要构建与消费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12] - 具体举措包括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出台金融支持消费指导性文件、优化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等 [12] - 促消费需要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供给端关键是要增加高质量消费品供给 [13]
央行重磅发布!4月关键数据新增1.16万亿元,背后什么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5-15 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