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监管局发布风险提示!学生群体注意了:警惕这些诈骗套路
证券时报·2025-05-15 16:48
青少年群体诈骗风险警示 - 北京金融监管局发布风险提示,指出垫付资金刷单兼职、伪造"公检法"身份的跨国骗局等三类诈骗套路需警惕,建议遭遇后立即通过110、96110或12345举报[1] - 学生群体(中学生、大学生、留学生)因社会经验不足、反诈意识薄弱,成为诈骗团伙重点目标[3] 针对中学生的二次元追星诈骗 - 不法分子利用中学生对偶像/二次元文化的热情,以"免费领取周边""解锁隐藏内容"为诱饵,诱导加入QQ/微信群,通过营造"限时抢购"氛围骗取"入场费""保证金"[4] - 进一步诱导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恶意软件,控制手机账户实施转账[4] 针对大学生的刷单兼职诈骗 - 以"轻松赚钱""日结高薪"为幌子吸引大学生,初期用小额返利建立信任,后以大额任务诱骗垫资,再以"任务未完成"等理由拒绝退款[5] - 部分受害者为筹集资金向亲友借款或网贷,导致负债累积及征信受损[5] 针对留学生的跨国身份诈骗 - 假冒使领馆、公检法人员,谎称"涉嫌洗钱""签证异常",利用留学生孤立无援心理胁迫大额转账"自证清白",并切断其与外界的联系[6] - 在受害者失联期间,不法分子会向其家属二次勒索"保释金"[6] 反诈防护措施建议 - 核实对方身份及交易渠道,拒绝事前转账垫资;购买文化产品选择官方平台,兼职需核查企业信用信息[8] - 公检机关不会电话办案或要求转账,需保护个人隐私,避免点击陌生链接、下载不明软件,定期修改账号密码[8] - 警惕"天降福利"类信息,对"明星互动""免费产品"等需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接到可疑电话后第一时间验证[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