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互联网最值钱的那个按钮,是如何变“蓝”的?
零售业竞争格局演变 - 淘宝App一级流量入口被视作中国移动互联网最具商业价值的交互入口,2025年其外卖业务入口意外成为焦点[2] - 京东与美团在即时零售领域展开全面竞争,京东日订单量一周内从500万翻倍至1000万,美团则强化闪购业务营销[4] - 阿里通过淘宝端内整合饿了么能力体系,将"小时达"升级为"闪购"一级入口,6天后淘宝端口日订单突破1000万[4] 平台战略调整 - 淘宝历史上曾通过"淘点点"推广外卖业务,2018年收购饿了么后保留入口但未重点运营[7] - 阿里此前将即时零售业务置于二级入口,因效率评估严格且本地生活商业化优先级较低[8][9] - 美团在外卖战争胜利7年后才将闪购列为战略重点,反映即时零售前期发展缓慢[9]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 - 中国即时零售GMV从2016年116亿元爆发式增长,预计2025年达1-1.5万亿元(2022年的3倍),2030年达2万亿元[11][13] - 美团活跃商家从2017年440万增至2024年1450万,交易用户从2.7亿增至7.7亿,反映市场基础扩大[12] - 线下零售业态(如盒马、小米之家)实现线上线下同价并降低配送门槛,加速与平台融合[11] 商业模式迭代 - 淘宝从"货架逻辑"转向"场景逻辑",通过"远-中-近场"全渠道覆盖重构零售场域[13] - 即时零售早期受高履约成本限制,2025年因社区团购、前置仓等模式成熟迎来爆发[11] - 头部平台积极布局线下实体,美团上线大药房、升级小象超市,阿里整合盒马与菜鸟驿站[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