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雪豹财经社
icon
搜索文档
李想的翻身仗:理想纯电第二枪
雪豹财经社· 2025-07-30 07:47
产品发布 - 理想汽车发布首款纯电SUV i8,定位家庭六座SUV,融合越野车、豪华轿车和MPV特点,提供Pro、Max、Ultra三个版本,售价32.18万-36.98万元 [3][4][5] - i8配备冰箱、大桌板、后排娱乐屏等标志性配置,搭载5C三元锂电池,CLTC续航670-720公里,支持10分钟补能500公里 [7] - 公司同步加速超充网络建设,已建成3000座超充站和1.6万根超充桩,其中高速超充站1000座 [7] 市场表现 - 2024年公司全年销量超50万辆,连续第二年营收突破千亿,净利润80亿元,成为新势力车企中销量最多、营收最高、盈利最早的品牌 [9] - i8预售表现强劲:12小时订单破6000辆,总预售订单超2万辆,预售价35万-40万元 [11] - 家庭用户占比超80%,MEGA车型实现破圈,单身用户占比超30% [7][13] 战略转型 - 公司从增程式转向纯电赛道,计划2025年纯电销量占比达30%,若目标实现营收有望突破2000亿元 [9] - i8作为十周年献礼之作,承担纯电市场走量任务,被视为公司能否迈上新台阶的关键 [4][9] - 品牌定位从"Family"升级为"Home",强调打造高品质私人空间,完成从产品驱动到品牌驱动的转型 [13] 竞争环境 - 30万以上纯电市场竞争激烈:特斯拉Model Y即将推出加长版,乐道L90起售价27.99万元,问界M8纯电版预售8小时订单破万 [12] - 公司承认在纯电领域发车时间不占优势,需面对特斯拉、蔚来、华为等强劲对手 [12] - L8当前月销量约4000辆,i8市场表现将成为重要试金石 [9]
1杯拿铁 = 1杯石油 ?星巴克减碳没有Plan B
雪豹财经社· 2025-07-28 08:20
咖啡产业的碳足迹 - 一杯传统拿铁咖啡的碳排放约0.55kg,相当于同等体积石油的碳排放量 [3] - 不同咖啡饮品的碳足迹差异显著:卡布奇诺0.41kg、馥芮白0.34kg、意式浓缩0.28kg [3] - 茶的碳足迹仅为0.03kg,显著低于咖啡饮品 [4][10] 星巴克的减碳战略 - 公司承诺到2030年实现全球业务和供应链碳中和,并减少50%用水量和废弃物填埋量 [11] - 减碳措施包括使用智能物联网优化7500家中国门店能效,年节水1.7万立方米(相当于7个奥运泳池) [11][12] - 咖啡创新产业园安装2.6万平方米太阳能光伏板,覆盖25%园区用电需求 [12] 供应链减碳挑战 - 全价值链碳排放中70%来自供应商,乳业是最大单一碳排放源 [5][15] - 与远景科技合作开发数字化碳管理平台,覆盖100%直采供应商和关键间接供应商 [15] - 针对不同垂直领域(如食品、物流、包装)定制减排方案,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16] 商业模式与减排关联 - "现制饮品+包装商品"双轨模式导致碳排放兼具餐饮业和零售业双重特征 [14] - 需同步解决能源密集型门店运营和长供应链排放问题 [15] - 碳中和战略覆盖"从咖啡种植到顾客杯具"全链条(Farm to Cup) [15] 品牌与环保形象 - 绿色logo从设计符号演变为主动环保意识象征 [5][18] - 全球3万余家门店通过环保行动强化生活方式品牌定位 [5][8] - 减碳被视为维护品牌声誉和获取未来增长机会的核心策略 [8][17]
一场CEO隐身的发布会,一款定价狠辣的“半价Model 3”
雪豹财经社· 2025-07-26 08:17
产品发布与定位 - 零跑汽车旗下B系列首款纯电轿车零跑B01正式上市,瞄准10万元级新能源轿车市场,官方指导价区间8 98万~11 98万元 [4][5] - 零跑B01定位"年轻人的高品质智能轿车",面向泛都市圈25岁至35岁消费人群,提供三种续航六款版本 [5] - 零跑B01多项参数和性能与特斯拉Model 3对比大多胜出或持平,但售价仅约为Model 3的一半,被称为"半价Model 3" [6] 产品性能与卖点 - 零跑B01续航达650公里,同级唯一双高通旗舰芯片+激光雷达端到端辅助驾驶,零百加速6 4秒,电池终身免费质保 [5] - 零跑B01主打"没有短板"的产品策略,满足用户对续航、驾控、智能、空间、颜值和安全的全方位需求 [6] - 零跑B01每公里充电成本仅需几分钱,具备超低电耗优势 [5] 市场竞争与行业趋势 - 10万至15万元价位新能源车渗透率从2021年的8 5%快速提升至2025年的50%以上 [7] - 10万级纯电轿车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对手包括小鹏MONA M03、比亚迪秦、海豹06等车型 [7] - 零跑认为10万元级新能源轿车市场是"红海中的蓝海",存在长续航、智能、大空间等产品缺口 [7] 公司战略与产品矩阵 - 零跑汽车产品矩阵覆盖微型车、轿车和SUV,价格带从10万元以下到20万元不等 [7] - B系列已有三款车,其中B10月销量逾14300辆成为国内纯电动A级SUV销冠 [8] - 公司计划2026年推出五到六款新车,包括A系列和旗舰车型 [4][8] 销售表现与目标 - 零跑汽车6月整体交付超过4 8万辆,B01加入后月销有望进一步提升 [8] - 公司第二季度单月销量稳定在4万台以上,预期当季毛利和净利将有较大提升 [8] - 公司2024年销量目标为50万辆,长期目标是成为年销400万辆的世界级电动车企 [8]
对话李开复:老马如何驾新车?
雪豹财经社· 2025-07-23 08:12
核心观点 - 零一万物战略重心转向To B商业化落地,推出万智平台2.0和企业级Agent智能体,聚焦企业AI数智化转型 [4][5] - Agent的商业价值最大化在企业端,未来AI将从降本转向增效,企业级Agent旨在成为理解业务场景的"超级员工" [8] - 公司采取"定制化+标准化"策略,通过灯塔客户共创实现高毛利商业化,2025年上半年收入已超2024年全年 [9][12][13] 产品与技术 - 万智平台2.0整合DeepSeek、通义千问等模型,提供私有化部署和行业微调工具,打通基座能力到垂直场景的最后一公里 [5] - 企业级Agent具备推理能力,可完成任务拆解、规划和多任务串联,技术水位对标ChatGPT Agent [8] - 平台设计兼顾大型客户共创与标准化部署,IT能力强的企业可快速自主部署万智2.0 [22] 商业化路径 - 2024年To B收入超1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已超去年全年,预计全年实现数倍增长 [9][13] - 聚焦能源、游戏、法律等领域头部客户,包括世界前五铁矿公司、星竞威武等标杆企业 [9] - 项目交付周期以月或年为单位,服务金额较高但承诺结果交付,毛利率为行业最高水平 [20][22] 战略定位 - 避开大模型军备竞赛,选择拥抱开源底模进行商业赋能的差异化路径,2025年被定义为AI-First应用爆发年 [10] - 商业模式对标Palantir,通过深度共创形成行业闭环数据,逐步实现技术栈泛化 [13][15] - 发展分三阶段:一把手工程→行业泛化→标准化产品,最终目标是降低使用门槛 [16][19] 竞争优势 - 相比系统集成商具备更丰富的大模型经验,相比大厂具有更强服务能力和客户贴近度 [12] - 李开复亲自担任销售一号位,凭借40年行业资源快速触达企业决策层 [12] - 行业合作性极强,开放使用第三方模型、云服务和芯片,避免直接竞标冲突 [4][16]
爆款之上:腾讯视频的平衡术如何穿越周期
雪豹财经社· 2025-07-21 20:52
核心观点 - 腾讯视频通过"两极共生"的内容策略(古装剧与现实主义题材并行)和"双轮驱动"模式(头部剧+垂类剧),在2025年暑期档实现破圈传播,打破行业传统思维[3][4][16] - 公司在不确定市场周期中通过类型多元、结构平衡的内容布局,提升用户活跃度与平台粘性,成为长视频行业的"稳态玩家"[16][25][31] 暑期档内容表现 古装剧突破 - 《长安的荔枝》在CCTV-8黄金档收视多项数据排名第一,改编自马伯庸小说,以精良制作成为暑期档热点[6][7] - 《桃花映江山》以小成本实现高热度,女性用户占比达71.6%(艺恩数据),社交媒体讨论度高[10][11] 现实主义题材崛起 - 《扫毒风暴》站内热度破28000,豆瓣评分从7.9升至8.0,央视首播收视峰值达2.5483%(酷云数据),创2025年暑期档首播纪录[12][15] - 公司已形成成熟现实题材出品模型,强调专业顾问、真实质感与社会议题,建立区别于古装剧的爆款路径[15] 双轮驱动战略 头部剧支撑 - 2025H1全网剧集播放TOP10中腾讯占4席(《大奉打更人》《六姊妹》《折腰》《雁回时》),总播放量55.9亿(云合数据)[19][20] - 《大奉打更人》开创"新武侠+悬疑"融合类型,正片播放19.3亿;《六姊妹》全剧收视率4.349%,创CVB记录[21] 垂类剧创新 - 《棋士》刷新X剧场热度记录(突破26000),"生活流罪案"风格拓展议题边界[24] - 《鹊刀门传奇2》豆瓣8.2分,融合武侠与家国情怀;《焕羽》青春题材聚焦社会议题,海外反响热烈[25] 行业策略创新 - 内容投资采用"巨无霸+轻骑兵"组合:头部剧稳IP价值,垂类剧试错圈层共鸣[30] - 传播路径上长短互促(短视频延伸剧集生命周期)、网台协同(如《六姊妹》打通银发用户)[30] - 动态平衡增长极:头部与垂类并行、长短视频互补、网络与电视台渠道融合[31]
零跑没有硅谷故事
雪豹财经社· 2025-07-19 23:27
核心观点 - 零跑汽车以"慢热型"发展模式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脱颖而出,强调长期坚持和技术积累而非短期爆发 [4][7] - C11车型是零跑的战略性产品,累计交付超25万辆,成为品牌销量压舱石 [12][13] - 公司2025年设定了50万+销量目标,接近去年2倍,新款C11承担稳定销量+品牌标杆+技术迭代三重责任 [17][18]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朱江明48岁创业(2015年),用7年时间将公司送上港交所 [7] - 公司发展路径与硅谷快节奏模式相反,强调"龟兔赛跑"理念,近2-3年才显现成果 [4][7] - 2023年Q4首次实现略有盈利,但创始人仍保持强烈危机感 [18] 产品战略 - C11是核心战略车型:微信头像使用4年,累计交付超25万辆,月销从初期3388辆爬坡至过万 [10][12][13] - 产品矩阵覆盖微型车/轿车/SUV:T03(10万以下)、B系列(B01/B10)、C系列(C01/C10/C11/C16) [11] - C系列为主轴,C11定位中型SUV市场,同时吸引新能源用户和传统燃油车用户 [12] 市场表现 - 2025年1-6月累计销量居中国新势力品牌第一 [7] - 2025年6月交付48006辆,同比增长138%创历史新高 [7] - 新款C11上市被视为冲击50万销量目标的关键动作 [18] 行业定位 - 新能源汽车已进入不可逆的下半场,类比"微信替代短信"的产业变革 [14] - 创始人认为百万销量+稳定盈利是成为知名车企的门槛,对标燃油车时代的长城/吉利 [18] - 行业竞争激烈,销冠更替频繁,保持持续增长比短期夺冠更重要 [8] 技术理念 - 坚持全域自研、成本控制、品价比三大核心竞争力 [18] - 追求产品常青树模式,以丰田卡罗拉(60年畅销)为对标目标 [16][18]
曾经的“果汁界爱马仕”,被盒马做成了“白人中药”的爆款生意
雪豹财经社· 2025-07-16 09:00
HPP饮品市场发展 - HPP技术从高端小众市场向大众消费市场转变,价格从50元/300ml降至29.9元/750ml [2][16][17] - 盒马通过红心苹果汁等爆款产品推动HPP饮品普及,2022-2023年市场规模从0.08亿元增长至1.29亿元 [4][6][8] - HPP饮品在盒马冷藏饮品中销量占比达40%,冷萃茶季度销量翻倍增长 [10][12] 盒马的产品创新与市场策略 - 构建HPP进阶式产品矩阵:从果蔬汁(红心苹果汁、特小凤西瓜汁)到冷萃茶(金骏眉、茉莉花茶)再到功能性Shot系列(姜黄柠檬饮) [4][9][11][15] - 红心苹果汁通过HPP工艺和复合配方(搭配富士苹果)解决原料口感问题,销量同比暴涨400%,单日销售破百万 [7][8][9] - 供应链协同优化:与维果清合作降低生产成本,盒马渠道占其产能50%以上,物流效率提升推动价格下降 [24][25][26] HPP工艺与行业影响 - HPP技术采用600兆帕高压杀菌,保留营养与风味,但生产门槛高(需全程冷链、保质期短) [20][21][22] - 行业规模效应显现:维果清扩建工厂至4万平方米,日均产能提升至200吨;Market Research Future预测HPP果蔬汁未来5年CAGR达10% [27] - 产业链赋能:新疆阿克苏红心苹果、东台特小凤西瓜等原料产地因HPP需求扩产,解决滞销问题 [28][29]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HPP创新覆盖多品类(果蔬汁、茶饮、功能饮品),延展性强于气泡水等单一品类 [30][31] - 盒马通过需求洞察、研发迭代和供应链优势成为HPP赛道标杆,带动全产业链升级 [31][32] - 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推动HPP饮品需求,工艺优势或改变即饮市场结构 [31]
广交朋友的星巴克,在中国构建一张“价值生态网”
雪豹财经社· 2025-07-14 23:55
核心观点 - 星巴克与中国东方航空达成全面合作,推出联合会员计划,覆盖从买票、候机到登机的全链路体验,为会员提供"啡行模式" [3][7][8] - 星巴克通过会员体系升级、跨界合作和本土化创新,强化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提升品牌忠诚度和溢价接受度 [15][16][26][34] - 公司以价值共创理念为核心,通过场景化体验和个性化服务,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避免陷入价格战 [25][33][35] 会员合作与权益 - 星巴克与东航推出国内首个咖啡与航空联合会员计划,会员可一键加入对方体系并获得100点东航里程或1颗好礼星星 [7][9] - 高等级会员(金星、钻星或东航白金卡、金卡)可享受免费机上Wi-Fi和中杯赠饮咖啡等权益 [9] - 双方计划推出主题航班、文旅共创等项目,未来将在全国7700多家门店融合咖啡与航旅文化 [12] - 此前星巴克已与希尔顿合作,会员可享双倍积分、等级加速升级等福利 [15] 会员体系升级 - 星享俱乐部新增钻星等级,开通啡快通道、生日专属礼物等权益 [16] - 启用灵活兑换机制(1/3/5/9颗星星可兑换不同级别优惠),并推出"星动集市"礼品兑换和"追星站"周边 [16] - 定期举办咖啡教室活动,包括新品试饮、拉花教学等,构建咖啡文化体验生态 [19] 本土化创新策略 - 针对中国消费者痛点推出"上午咖啡+下午非咖"全场景饮品体系 [27] - 开发"真味无糖"技术,分离糖分与风味,满足健康需求 [29] - 强化客制化体验,通过浓度、奶基等组合可设计500多种饮品,并融入"隐藏菜单"概念 [31] - 门店设计结合本地文化元素(如宁波青砖黛瓦、玉龙雪山海拔标识) [31] 价值共创理念 - 采用用户与企业共同创造价值的理论,通过参与感提升情感价值 [25] - 案例包括苹果极简美学、泡泡玛特IP运营,星巴克通过情感连接打造中国特色社群 [26] - 情感价值强化后,用户忠诚度和溢价接受度显著提升 [34]
荣耀:一束潜能之光与一个时代意象
雪豹财经社· 2025-07-13 22:24
公司发展历程 - 荣耀是一家从华为独立出来的独特科技公司,2020年底开启独立发展历程,需要重建技术、品牌与市场能力 [2] - 四年多过去,公司不仅存活下来,还一度跻身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前三 [3] - 公司启动AI转型并伺机进军资本市场 [3] IPO战略意义 - 公司获得上市辅导备案,正式启动IPO进程,有望成为A股首家以"AI终端生态"为核心定位的科技企业 [5] - IPO标志着公司从传统硬件制造商转型为全球AI终端生态公司的关键一步 [5] - 资本市场将为公司加速构建AI终端生态提供关键资本支撑 [6] AI终端生态战略 - 公司将战略重心从"制造硬件"转向"构建AI终端生态",通过技术创新和开放合作为用户提供全场景体验 [6] - 公司提出"阿尔法战略"三大转型阶段:开发智慧手机、构建物理AI生态系统、探索AGI时代人机协同 [21] - 计划未来五年投入超100亿美元构建覆盖全场景的AI生态体系 [24] 产品与技术突破 - 荣耀Magic V5是全球最轻薄的折叠旗舰和行业最强AI智能体手机 [10] - 通过鲁班架构创新和航天材料应用,实现机身抗冲击性能提升40倍,重量仅217g [15] - 青海湖电池研发实现25%硅含量,能量密度突破901Wh/L,创造6100mAh折叠屏电池新纪录 [16] 市场竞争与定位 - 公司强调AI竞争焦点从模型能力转向落地能力,关注如何更好地交付落地 [21] - 智能手机行业已从"硬件红利"转向"智能红利",AI可能是公司突围的窗口 [29] - 公司试图开辟不依赖价格战、不完全依赖大模型供应商的新路径 [29] 行业发展趋势 - 消费电子行业正从"产品驱动"走向"生态驱动" [7] - 折叠屏手机市场进入稳定增长和高端差异化竞争阶段 [12] - AI大模型与折叠屏交互结合成为行业新趋势 [14]
乐道L90发车,蔚来打出一张“亲民牌”
雪豹财经社· 2025-07-12 17:28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乐道L90定位纯电大型6座SUV,主打"6人10箱"超大空间与家庭出行场景,预售价27.99万元起(电池租用方式19.39万元起),较同类车型30万~35万元的起售价更具竞争力[4][5][8] - 宣传策略从精致生活转向接地气的真实家庭场景,突出"空间""安全""省钱"等实用卖点,并推出通俗易懂的宣传语[4][7] - 乐道品牌明确服务于家庭用户群体,与蔚来高端定位形成区隔,前者覆盖20万~30万元市场(L60对标Model Y),后者对标BBA[11][19] 产品核心卖点 - 空间表现:轴距3110mm,座舱纵向有效空间4195mm,整车储物空间670L(前备舱240L),解决用户"空间不够用"痛点[8] - 补能体系:标配85度电池包实现CLTC续航605公里,依托蔚来3400座换电站和4659座超充站网络覆盖550个城市[10] - 安全配置:采用高强度钢铝材料(比例行业领先)、9个安全气囊(含第三排专用气囊)及多重碰撞测试[23] 销量目标与挑战 - L90肩负销量重任,公司目标四季度实现月销2.5万辆,但一季度乐道品牌总交付不足1.5万辆,二季度环比增长15.6%至17081辆,6月单月交付6400辆[12][13] - 管理层调整:原总裁因销量未达标离职,由能源业务负责人沈斐接任,战略转向基础设施融合(如换电站协同)[13] - 供应链挑战:需平衡脉冲式传播环境与供应链稳健性,避免重蹈ET5订单旺盛但供应不顺的覆辙[21][22] 技术路线与行业观点 - 纯电路线坚定:认为增程用户实际充电行为与纯电无异,换电站体系(类比"共享充电宝")是解决续航焦虑的更优方案[15][24] - 成本控制:通过高度集成化设计(研发换成本)、轻量化技术及批量生产摊薄成本,定价已考虑毛利空间[17] - 换电布局:五代换电站将支持三种规格电池,现有换电站电池储备仓满仓率仅50%,调度空间充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