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雪豹财经社
icon
搜索文档
独家|史上最大外卖补贴战开打,美团聚拢资源迎战“巨无霸”
雪豹财经社· 2025-07-06 18:22
外卖市场竞争格局 - 美团外卖日均支付订单自6月中旬起维持在9000万以上,但市场份额从超过70%下降至不足60% [6] - 从交易规模(GMV)角度看,美团份额仍接近70% [4][6] - 京东外卖日订单峰值突破2500万单,相当于再造一个饿了么的体量 [6] - 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在不到一个月内将日订单峰值做到4000万单,6月23日突破6000万单 [6] - 目前市场总单量单日峰值已膨胀至1.8亿单以上 [10] 补贴战况 - 淘宝闪购宣布12个月内直补消费者及商家共500亿,金额超过京东的"百亿补贴" [8] - 美团今年补贴至少新增100亿元,若竞争加剧可能增加150亿~200亿元 [4][8] - 2024年美团外卖补贴总额约300亿元,今年可能达到400亿~500亿元 [10] - 京东外卖平均客单价提升至15元以上,单均亏损8~9元,茶饮咖啡占比低于60% [11] - 淘宝不断加大茶饮咖啡补贴,一定程度上接手了京东创造的部分新增市场单量 [11] 公司战略与财务影响 -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2024年经营利润524亿元,其中外卖贡献约325亿元,占比超60% [10] - 美团预计Q2核心本地商业收入增速将放缓,经营利润同比将会下降 [10] - 阿里将饿了么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从电商平台向大消费平台全面战略升级 [12] -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表示做外卖亏的钱比去抖音、腾讯买流量划算 [13] - 美团CEO王兴表示将"不惜一切代价赢得竞争",明确反对低价低质的内卷式竞争 [16] 潜在竞争动态 - 拼多多开始在上海等一线城市试验自建商品仓库,最快8月上线即时配送服务 [14] - 抖音电商正在梳理货盘,密切关注即时零售战况,计划加大到店业务补贴投入 [14] - 美团业务团队此前重点监测的潜在对手是抖音和拼多多,重要性高于京东 [14] - 市场认为这场战役将至少持续一到两年,但也可能比预期更早结束 [10]
对话快手可灵丨AI 新世界加载中,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雪豹财经社· 2025-07-02 10:22
无情的迭代机器 作者 丨高珮莙 远古猎人王涵因为一次雷电患上了"马丁症",每隔24小时,他的意识就会穿越到不同人的身体里。 为了找回和保护女儿,他在两 千年 的时间里不断穿越,当过将军、富翁、宇航员,却始终无法停 留。 一只被基因改造的流浪狗"李",在霓虹闪烁的都市孤独地生存,始终无法走出过去被背叛的噩梦。 直到遇到一位同样是实验体的小女孩,收获了爱与温情,并为了她勇敢地对抗邪恶组织。 这些充满科幻和奇幻色彩的故事,来自6月25日在北京举行首映礼的AI单元故事集《新世界加载 中》,由7个各自独立的剧集故事组成,时长共180分钟。 雪豹财经社在首映礼当天观看了其中三部剧集。以看惯了大银幕和爆款剧的挑剔眼光来看,它当然 并非无可挑剔:一些非关键人物的动作稍显僵硬,对口型的准确性有待提升,部分情节的逻辑略显 跳跃,以及片长限制导致的背景和情感铺垫不够完整。 但如果考虑到这部短片集的核心"创作者"——可灵AI,是一个正式发布才一年的"孩子",它在某些 方面的表现的确可圈可点,甚至堪称惊艳。 《新世界加载中》的片名,显然就是这样一个有意而为之的巧妙双关。"《新世界加载中》是我们和 可灵发出的第一声信号。"陈翔宇说。 比 ...
战事升级,美团的答案藏在即时零售里
雪豹财经社· 2025-06-25 23:29
聚焦优势资源打决胜战役 作者 丨瀚星 你最近一次网购30卷纸巾、10支牙膏、5箱啤酒是在什么时候? 囤货,正成为离我们越来越远的古早购物模式。 过去十余年,电商大促培养出"非折扣不买"的消费习惯,不少用户会刻意延迟刚需采购,等待促销 节点集中囤货。 但随着用户购物习惯的演变,越来越多的即时性消费正在回归。 知名市场监测和数据分析公司尼尔森IQ发布的《2024年度网络购物者调研》显示,选择"随时立刻补 货、不等折扣"的消费者占比达到29%,较上一年增长9%。小型家庭结构的消费者采购模式,由一次 性大额采购、囤货,逐渐转向按需补货,即避免浪费、购买适量的小包装、随时立刻补货的模式。 占据即时零售市场最大份额的美团,对消费趋势的变化有着清晰的认知。 6月23日,美团宣布:将全面拓展即时零售,推动零售新业态的提质升级,主要有四项措施,包括: 全面拓展即时零售品牌闪购的品类,加码自营生鲜食杂配送业务小象超市,社区团购业务美团优选 转型升级,以及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这四个动作本质上是一回事:美团要聚焦优势资源打决胜战役。 毕竟,相比于外卖的存量竞争,在即时零售上的主动进攻才是决胜局的关键。 美团闪购和小象超市是此次美团战 ...
一家数据标注公司,估值追上百度和理想汽车
雪豹财经社· 2025-06-24 23:53
数据标注行业价值重估 - 传统认知中数据标注公司被视为技术含量低、利润微薄的产业链底层角色,主要依赖低成本人力完成简单标注任务[5][6] - Scale AI通过转型为数据基础设施企业打破行业刻板印象,其2024年营收达8.7亿美元,Meta以143亿美元收购49%股份后估值飙升至290亿美元(约2082亿人民币)[5][7][18] - 当前行业转向复杂标注需求,专家数据成为AI训练关键资源,标注团队需包含各领域专业人士指导模型思维链构建[11][13] Scale AI核心竞争力 - 构建全球十万级标注网络平台(Remotasks/Outlier AI),提供计算机科学、数学等领域博士撰写的高质量语料[13] - 通过AI辅助自动化标注技术实现差异化,深度参与客户数据管理及模型训练全流程[14] - 已服务Meta、OpenAI、Google、微软及美国政府等顶级客户,2023-2024年营收从7.6亿增至8.7亿美元[17][18] Meta战略布局动机 - 直接获取高质量数据标注能力以改善Llama系列模型表现(尤其Behemoth等旗舰模型开发滞后)[20][23] - 潜在战略意图包括通过Scale AI获取竞争对手研发动态,交易后谷歌等客户贡献的1.5亿美元年收入面临流失[23][24][26] - 采用"招聘式投资"模式,重点吸纳创始人Alexandr Wang及其团队,计划由其领导新设"超级智能"部门[30][31][33]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Meta投资引发连锁反应:谷歌、微软、OpenAI等终止合作,Handshake等竞争对手订单量激增300%[10][26] - AI巨头可能转向自建标注团队或多供应商策略,行业或将难以再现Scale AI级别的垄断企业[26] - 交易推动数据标注行业价值重估,但Scale AI因客户流失面临2025年20亿美元营收目标达成压力[27] 创始人商业价值 - Alexandr Wang19岁创立Scale AI,24岁成为最年轻白手起家亿万富翁,以人脉能力获得美国政府及AI巨头订单[30][31] - 非技术背景但擅长商业运作,与OpenAI CEO Altman等建立密切关系,Meta曾计划授予其"首席AI官"职位[29][31][33] - 其加盟被视为Meta在元宇宙投资失利后争夺AI主导权的关键举措[33]
“一天8杯水”,变成百亿大生意
雪豹财经社· 2025-06-22 22:46
不爱喝水的年轻人,交上了新朋友 Fast Reading 作者 | 黎晓 6月中旬的北京,最高温已经冲到了30度,在盒马线下店的瓶装水货架前,一位30岁左右的男士拿起 一瓶暑清元气水,翻转瓶身看了看配料表,随即放进了购物篮。 ■ 排斥糖,又想喝有味道的水,消费者的减糖共识和轻养生需求在"一天8杯水"这个需求点上 会和了。 ■ 土生土长的养生水是无糖茶故事的翻版,它的异军突起也为无糖茶市场带来了压力。有报告 预计,中式养生水2028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08亿元。 ■ 当水替的主战场从无糖茶蔓延到养生水,已经卷成红海的无糖茶经历过的,养生水只会有过 之无不及。 这瓶配料表里包含了西洋参、淡竹叶、麦冬、铁皮石斛等七味原料的中式养生水,瓶身上没有标注 任何功效,只在APP的产品介绍中,有"消暑汤""古方今用"的字眼。 暑清元气水和五汁饮是盒马与中药老字号李良济合作推出的养生水系列新品,也是盒马养生水系列 迭代到3.0版本的产品。从数量上看,盒马上新的养生水已超20款。 从1.0版本主打药食同源的苹果黄芪水、陈皮四神水,到2.0版本的轻养水,再到3.0版本的经方养生 水,盒马做养生水的思路,一点点转向了"水替"生意。 ...
魔幻Labubu:十年冷板凳,一朝青云梯
雪豹财经社· 2025-06-19 10:45
正在崛起的"中国版Hello Kitty" 作者 丨黎晓 "要不要加仓?" 6月18日,泡泡玛特大规模补货,立即引起了一个黄牛微信群的震动。 没有人回复群里的这个问题,它很快就被各种交易信息淹没了,大家忙着趁最后的时间窗口收货、 出货、换货。 "热度一过就砸手里了。"有人说。 可即便打定主意用4倍价格拍下,肖肖还是没能如愿,因为主播每次拆到最后两个时,只要里面 有"幸运",就会被人两个一起买走。800块钱买下两个搪胶毛绒娃娃,超出了肖肖的预算。 为了满足女儿的心愿,肖肖四处打探消息,寻找正版Labubu的购买渠道。 和肖肖一样渴望Labubu的人有很多,在泡泡玛特官方渠道苦寻无果后,他们开始转战直播间、二手 平台和黄牛微信群。 在一个加满了500人的黄牛微信群里,粉丝们多日来一直在绞尽脑汁地思索买到Labubu的办法,甚至 有人想出了"奇招":故意弄坏门店的展示品,然后原价赔偿。但很快被旁人劝阻:"现在是让你赔一 部分修理费,东西不能拿走。" 群里的气氛很热烈,消息从早到晚不停弹出来,有些消息真伪难辨,但总有人不厌其烦地问询。讨 论的焦点永远是如何买到Labubu,却鲜有人提及痴迷Labubu的缘由。 这个丑 ...
长安的荔枝:盛唐社畜启示录
雪豹财经社· 2025-06-17 23:47
背锅、甩锅与送命 Fast Reading 作者丨高越 当他戴上面具、躬身入场的那一刻,娇生惯养、跌入泥泞前一刻还在被父爱细密包裹的郑小公子消 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陪酒侍郎郑平安——酒场上千杯不醉的老油条,小心翼翼地四处陪着笑,八面 玲珑地见人便逢迎。 说是陪酒侍郎,侍郎两个字里,几许调侃,几许揶揄,唯独没有平视和尊重。 ■ 《长安的荔枝》几乎每一集,都有几个新鲜的职场人必备知识点。 ■ 普通人的逆袭、成长与蜕变,正在成为职场剧的叙事C位。 ■ 从精英到关注普通人,观众们越来越多地在职场剧中寻找共鸣。 当李善德想尽办法动用一切资源,熬了六天六夜完成第一次荔枝运送实验时,这个长安小吏的腰几 乎要被失败压弯了。他从来没有把这么多钱花在这样一件毫无胜算的事上,但这个项目的成败,关 乎身家性命。 独自拉扯一个女儿、刚贷款买房的单亲爸爸,步步惊心,处处软肋。掉脑袋的营生找上门,连一丝 拒绝的力气都没有。 这是马伯庸笔下《长安的荔枝》,也是苦中作乐、笑中带泪的凡人生活。 在播出前的四天,雪豹财经社参加了《长安的荔枝》北京观影会。在映后的交流环节,马伯庸谈及 自己的十年社畜生涯,称这部剧是自己人生经验的总结。 从"一骑红尘妃 ...
拼多多:把“消费降级”倒过来
雪豹财经社· 2025-06-15 19:54
同质化竞争没有出路 古典经济学认为,价值由劳动创造。简单来说,就是一件产品的价格由它的成本决定,成本包括原 材料成本、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等。 那么 在当前已经充分竞争的电商行业中 是否还存在 个需求没有被充分满足的 空白 地带? 但同质化商品的低价竞争,并没有创造出新的需求。 当需求不足时,商家通常会通过各种方式降低成本,以更低的价格与同类商品竞争。这种情况愈演 愈烈,就演变成了低效的同质化竞争。这种现象在如今的电商平台上普遍存在,商家互相比拼低 价,甚至不惜"赔钱赚吆喝"。 那么,在当前已经充分竞争的电商行业中,是否还存在一个需求没有被充分满足的"空白"地带? 1890年,英国经济学家、经济学新古典学派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在其出版 的《经济学原理》书中提出均衡价格理论,他认为,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而非劳动。 作者 丨瀚星 同质化竞争本质上是供需关系的错配,已有的需求面临供给过剩,而新的需求没有被看到。 被错配的供需关系 2020年,每10个中国人有8个在网购。到2024年6月,网购渗透率增长至82%,4年多时间仅增长了 2%左右,电商行业的人口红利早已见顶。 与此同时, ...
喜马拉雅和虎扑,都染上了同一种“病”
雪豹财经社· 2025-06-12 22:42
关于虎扑,我们近期曾有单篇分析,详见雪豹财经社 《 " 直男天堂 " 身价暴跌,虎扑到底哪儿错了》 。 规模的囚徒 作者 丨吴姿 6月尚未过半,互联网领域就已先后爆出两个全资并购案:迅雷5亿元人民币收购虎扑,腾讯音乐约 29亿美元收购喜马拉雅。 两个被收购者有诸多相似之处:均为所在细分领域的一哥,成立超过十年,拥有亿级别的用户规 模,都不止一次冲击IPO折戟,最终都以远逊估值巅峰的价格卖身。 喜马拉雅和虎扑,都染上了同一种"病":高流量、低变现,独立盈利非常吃力,需依靠外部资本输 血。这种病,我们称其为"规模的囚徒"。 这篇重点说说喜马拉雅。 在成立的第十四个年头 喜马拉雅最终还是被 收编 在成立的第十四个年头,喜马拉雅最终还是被"收编"。 6月10日,喜马拉雅正式公告与腾讯音乐达成并购协议,交易价格接近29亿美元,远不及喜马拉雅巅 峰时的估值(约43亿美元)。 作为中国在线音频的头牌,喜马拉雅"卖身",并不是一个靠实力登顶后遭遇市场误杀的悲情故事, 而是"规模崇拜"带来的一次结构性失败。 过去十年,中国互联网平台陷入一种路径依赖:先快速做大用户规模,再谈变现。喜马拉雅曾是坚 定的"规模信仰者"之一。这种思路 ...
苹果AI:画饼容易烙饼难
雪豹财经社· 2025-06-10 16:29
苹果WWDC 2025核心观点 - 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 2025)以"Sleek peek"为主题,重点更新操作系统,采用"液态玻璃"效果UI设计,并统一命名模式为"年份+1"(如iOS 26),推动生态统一化 [2] - AI增强版Siri继续跳票,核心功能仍停留在PPT阶段,实际落地与发布会承诺差距较大,国行版本至今未推出 [5][9] - 苹果在AI领域进展缓慢,内部存在资源分配分歧和管理问题,导致技术落后头部竞争对手至少两年 [14][17][18] 苹果AI战略问题 - 公司早期对AI重视不足,前CFO不热衷购买显卡,软件主管最初不认可大规模投资AI,导致资源短缺 [17] - AI团队管理松散,负责人詹南德雷亚低估竞争对手威胁,团队工作文化引起内部不满 [18] - 严格的用户隐私政策限制数据收集,影响大模型训练速度 [18][22] - 内部测试的多款模型(30亿至1500亿参数)准确率仍比ChatGPT低25%以上 [18] 当前AI功能表现 - 已推出的图片生成、写作工具和照片智能消除等功能可用性较低,用户反馈平淡 [9][12] - 2025年WWDC新增实时翻译、视觉智能和通话助手等AI功能,但市场反应平淡 [12] - 增强版Siri最新预计发布时间推迟至2026年,原计划去年与iPhone 16同步推出的AI功能延迟至10月 [9] 战略调整措施 - 重组Siri团队,启动"LLM Siri"项目用大语言模型重构Siri,原负责人转岗基础开发 [24] - 采用"差分隐私"和合成数据解决训练数据获取问题 [24] - 考虑与AI搜索厂商Perplexity合作,可能替代iPhone中的谷歌搜索 [26] - 改变营销策略,减少提前宣布未完成功能的做法 [26] 市场影响 - WWDC 2025主题演讲开始6分钟内苹果股价下跌2.5%,市值蒸发750亿美元 [28] - 竞争对手(三星、谷歌、OpenAI等)在AI硬件和软件领域形成合围之势 [26][28] - 行业担忧苹果若持续落后1-2年,可能重蹈诺基亚在智能化浪潮中的覆辙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