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利投资的下一站
雪球·2025-05-16 16:09

红利类ETF市场发展 - A股市场红利类ETF规模从2018年底不到50亿增长至2025年5月的1426亿,增幅近10倍 [2] - 中证红利ETF(515080)规模从5亿以下增长至73.4亿,增幅达16倍 [2] - 红利类ETF产品丰富度大幅提升,投资者可选择更多样化的红利投资策略 [4] 红利投资策略演进 向成长要收益 - 高股息策略在2019-2020年成长风格占优时跑输沪深300全收益指数(中证红利全收益上涨30.77% vs 沪深300上涨80.79%) [6] - 美股红利增长策略(如VIG ETF)通过筛选连续10年现金分红且分红金额增长的股票,兼顾成长性 [8] - 中证红利质量指数(932315)降低股息率筛选标准,增加ROE及成长性要求,2014-2025年化收益16.51%,跑赢中证红利的12.50% [13][16] 向低估要收益 - 港股高股息指数年化股息率7.05%(2019-2025年),显著高于中证红利的5.05% [17] - 银行AH指数通过选择A/H股中更便宜的股份,2023年12月至2025年5月上涨71.72%,跑赢中证银行的56.51% [21] -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与中证红利行业分布相近,但港股折价提供额外收益空间 [22] 行业主题红利策略潜力 - 2014-2025年行业红利指数超额显著:中证民企红利收益360.59%(vs 民企75.41%)、中证信息红利410.04%(vs 信息85.56%) [23] - 特定行业主题(如消费、信息技术)的红利策略尚未被充分开发,市场关注度较低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