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观社论|共破新能源汽车维修“坚冰”
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修问题 - 新能源车售后维修领域存在争议,多家非授权汽修店被车企起诉,涉及电池包解锁和维修视频发布等问题 [2] - 诉讼焦点集中在软件和数据所有权,车企通过质保条款限制车主维修选择权,导致用户必须在授权店承担更高费用 [2] - 保险公司指出,部分新能源车"零整比"超过奔驰,反映原厂件垄断推高维修成本 [2] 维修垄断的形成原因 - 客观原因包括数字技术壁垒,数据监管和安全需求未同步转型,导致维修体系封闭 [3] - 主观原因是车企在价格战中卖车利润低,依赖售后环节盈利,维持经销商网络运转 [3] - 特斯拉例外,因其早期进入市场且设计降低维修门槛,卖车环节盈利使其无需严格限制第三方维修 [3] 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占汽车总量8.9%,2019-2024年新注册量从120万辆激增至1125万辆 [4] - 行业需补足"完善和多样化售后服务体系"短板,否则可能影响发展,因使用成本低是消费者选择电动车的主因 [4] - 全生命周期用车成本高,隐性成本包括电池高维修费、二手车高折旧率和保费上涨 [4] 政策与行业改进方向 - 2016年十部委联合发文要求维修技术信息公开,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设置技术壁垒 [4] - 需提高可维修性、出台公开维修标准、放开授权范围并管理二手车残值,以降低成本和便利性 [1][5] - 比亚迪等车企已开放部分部件维修权限,部分公布维修信息,行业需创新商业模式打破垄断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