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调整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调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未来将强化相关细则[1] - 今年以来已有82只基金变更业绩比较基准,同比增加122%(去年同期仅37只),其中3只为北交所主题基金[3] - 仍有5家公司(嘉实、景顺长城、万家、泰康、大成)未对北交所两年定开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进行科学变更[3] 北交所主题基金案例 - 部分北交所主题基金近一年净值超越原基准(中证1000等)100个百分点,因原基准与北交所无关[1] - 北证50指数近一年涨幅达81%,而原基准中证1000仅涨11%,导致对基金经理能力考核失真[6] - 首批北交所主题基金因北证50指数发布较晚(2022年底),延迟至2024年7月才开始更新基准[3] 其他基金基准调整案例 - 天弘庆享基金将基准从"中债综合全价指数×80%+沪深300×20%"改为纯债券指数,因实际未持有股票仓位[4] - 浙商汇金量化臻选降低港股指数权重(40%→5%),提高中证500权重(50%→85%),因历史未投资港股[5] - 中邮医药健康等基金为扩大港股投资范围,提前将港股指数纳入基准[8]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全市场3736只基金以沪深300为基准,1000余只覆盖中证800,前15项基准权重合计占比83.7%[9] - 部分基金基准形同虚设,导致风格漂移,如11只主动权益基金采用中证A系列指数,占比极低[9] - 行业过去存在粗放扩张现象,忽视基准与策略匹配性,新规将基准与绩效考核挂钩以强化约束[7] 未来趋势 - 基金公司正梳理历史遗留问题,等待细则出台后集中调整基准[9] - 预计将采用复合指数替代单一宽基指数,并对权重设置精细化[11] - 调整后有助于投资者更准确评估基金风险收益特征和经理能力[10]
跑赢基准100个百分点?基金公司密集“纠偏”!什么情况?
券商中国·2025-05-18 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