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募基金基准配置 - 市场对公募考核新规存在误区 回归基准是通过基准行业配比向基金持仓演化而非相反 产品策略向客户盈利导向回归与追求排名不矛盾 [1] - 沪深300 中证800等全市场基金基准存在局限性 合理基准应均衡港A配比 港股宽基占比是首要考虑因素 [1] - 主动公募持仓向业绩比较基准靠拢未必是普遍趋势 需与市场环境和渠道偏好相适应 短期更偏向资金博弈主题 [2] 市场走势判断 - 中美关税暂缓期超预期 市场震荡中枢抬升至半年线 上有压力下有支撑 港口航运板块或受益于备货潮 [3] - A/H指数有望缓步推高 无风险利率下降 政策预期改善 贴现率降低成为股市上升动力 [8] - A股有望重回震荡上行 社融增速回升 特别国债发行提供支撑 中央汇金发挥压舱石作用 [9] - A股走势"以我为主" 贸易摩擦缓解短期利好 但长期仍存反复性 市场韧性增强 [10] 行业配置建议 - 关注银行 非银 医药生物 公用事业 石油石化 有色金属 航运 港口等行业 [4] - 科技相对消费性价比仍高 可中期布局AI产业链和具身智能 CXO和创新药是一季报景气方向 [2] - 红利板块具备防御属性 科技产业趋势明确 大消费受政策支持有望修复 [10] - 公用事业 创新药 "新消费"板块值得关注 主题可布局军工 自主可控 并购重组 [13] 主动投资前景 - 中国主动基金长期跑赢指数比例高于美国 α收益显著 未来有望挖掘新质生产力重获α机遇 [5] - 公募基金定价权已明显降低 基准换仓行为未大规模发生 行业配置仍取决于基本面判断 [6][7] - 险资长线入市推动A股稳中有进 政策改革提升市场活跃度 行业配置需适度均衡 [13] 宏观经济与政策 - 贸易冲击边际平息但结构影响仍在 资金定价将回归基本面 需警惕总需求下降风险 [11] - 金融逆周期政策集中落地 实体融资需求恢复 社融总量有支撑 汇金流动性支持增强 [9] - 资本市场改革提速 投资回报属性强化 股市风险溢价降低推动估值修复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