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主权信用降级,全球市场需直面灰犀牛风险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 - 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标普、惠誉、穆迪)已全部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最高级别下调,其中穆迪最新将评级从Aaa降至Aa1,展望调整为"稳定" [2] - 此次降级与2011年(标普)、2023年(惠誉)的两次降级类似,均在美国债务触及上限的"X date"附近发生,直接原因是政府债务不可持续 [2] - 穆迪预测美国财政赤字将从2024年占GDP的6.4%扩大至2035年的9%,利息支出占比将从73%升至78% [2] 市场影响分析 - 当前降级不会像2011年引发瞬间恐慌,因合格抵押品条件已放宽至3A以下,但风险敞口仍实质性存在 [3] - 若美国国债失去无风险资产地位,将推高其收益率曲线,增加全球风险资产溢价及融资成本,新兴市场美元流动性压力加剧 [3][4] - 市场担忧美国国债作为"稳定之锚"的功能丧失,可能放大全球金融及经贸体系波动性 [4] 政策应对路径 - 民主党倾向通过向富人征税平衡赤字,而特朗普政府主张关税调整、减税、财政支出削减及去监管等组合政策 [3] - 根本解决方案需跨党派合作,推动财政结构重塑,通过公债筹资形成跨期税基,以私人部门财富创造对冲赤字风险 [4] - 评级下调警示美国政府需系统性解决债务可持续性问题,否则将长期削弱美元资产信用基础 [5] 投资者应对建议 - 持有大量美元资产的投资者需加强风险压力测试,调整资产配置以平衡敞口 [5] - 资产定价需更严格匹配美国国债的实际信用风险溢价,而非依赖历史无风险假设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