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信证券袁超:中国资产正转向“技术驱动+资产重估”
券商中国·2025-05-19 10:23

中美贸易政策与中国资产影响 - 中美贸易摩擦缓和有利于中国进口产品价格回落和出口产品价格回升 由于中国对美出口金额是对美进口金额的三倍多 关税战降温对价格回升的推动作用大于回落拖累 可能拉动国内CPI和PPI企稳回升 [3] - 中国货币政策基调保持稳定 以高质量发展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 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今年4月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政策延续性 [3] - 宏观逆周期政策积极对冲贸易摩擦影响 5月央行等三部门推出金融政策组合拳 在总量和结构上既回应经济冲击又保留政策余地 [4] 中国资产重估驱动因素 - 资产重估主要驱动因素转向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 原创性科技创新重构资本市场价值坐标系 核心逻辑未因美国关税政策改变 [6] - 中国经济具备四大系统性支撑:超大规模市场纵深 全产业链体系重构加速 新型生产要素赋能 深化改革红利与创新动能集聚 [8] - 中国工业体系完整且新兴产业集群崛起 人工智能 新能源等产业加速发展 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8] - 政策工具箱充足 2025年财政赤字率拟按4%安排 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工具体现宏观调控深度 构建跨周期动态响应机制 [8] 港股与A股估值前景 - 中国资产估值整体处于低位 港股因流动性折价和地缘因素压制 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显著低于纳斯达克100指数 修复空间更大 [10] - A股和港股将形成估值提升与盈利改善的戴维斯双击 港股结构性修复更明显 科技股折价与盈利上修错配将实现价值重塑 [10] - 未来3-5年配置逻辑从"低估值+高股息"转向"高成长"赛道 科技股估值模式转向"主营业务市盈率+创新业务市销率" 研发投入强度成为核心定价指标 [10] 产业链与政策协同效应 - 中国在全球产业链角色强化 通过完整产业体系和强劲产业链韧性 协同技术 资本与制度创新 向高附加值领域攀升 [9] - 政策组合拳增强资产应对外部变化能力 关键在于用好现有政策 宏观政策进入观察期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