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为」持续加码人形机器人赛道!
Robot猎场备忘录·2025-05-19 14:14

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行业动态 行业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技术突破推动具身智能浪潮,但大模型发展瓶颈仍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核心壁垒 [1] - 软件算法(具身智能大模型)进步是推动人形机器人功能提升和场景拓展的关键,上游核心零部件已基本成熟 [1] - 摩根士丹利研报指出人形机器人全球市场达5万亿美元,集成类OEM(如特斯拉)和独立大模型开发者(如英伟达、谷歌、华为)占据价值链顶端 [2] 科技巨头布局 - 特斯拉:Optimus为人形机器人行业标杆,引领赛道发展 [3] - 英伟达:从芯片和中间件切入,打造底层开发生态,成为具身智能领域"卖铲人" [3] - 华为:国内具身智能赛道佼佼者,沿袭英伟达路线,通过投资(千寻智能1.4323%股权)和战略合作(优必选、乐聚机器人)加码布局 [3][4][9][11] - 腾讯/美团:腾讯领投智元机器人B轮(持股增至2.6975%),美团战投领投自变量机器人数亿元A轮 [13] 关键技术进展 - 机器人大模型(如VLA模型)是人形机器人最有价值部分,决定泛化能力,数据规模和计算能力是竞争壁垒 [2] - 华为盘古大模型5.0实现全系列、多模态、强思维突破,赋能乐聚机器人"夸父"提升智能化水平 [21][22] - 全球仅少数企业(英伟达、谷歌、华为)能长期维持模型竞争力 [2] 企业合作与资本动态 - 华为与优必选合作开发"人形机器人+智慧工厂"方案,聚焦工业及家庭服务场景 [11] - 千寻智能完成5.28亿元Pre-A轮融资,获华为哈勃投资,团队具备全栈AI工程化能力 [6][8] - 华为东莞极目机器注册资本增至38.9亿元(增幅347.13%),强化机器人领域投入 [23][24] 市场趋势 - 入局者从创业派转向产业派(15家车企入局)和科技大厂(谷歌、Meta、华为等) [13][14] - 国内家电/手机厂商(美的、海尔)加速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14] - 科技大厂从投资转向本体制造,如谷歌、OpenAI、Meta等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