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海管铺设智能装备 - 我国自主研发的"海卫"系统完成海试 采用国际首创"无人船+水下自主遥控机器人+中继器+光通信"技术 设计作业水深达1500米 [1] - 系统包含国内首艘18米级无人船"守护者" 作为水面基站提供能源和控制信号 首个自主研发的1500米级水下机器人"领航者"具备3节抗流与10天续航能力 [1] - 关键技术突破包括高耐波无人船、水下自主机器人、光通信等 性能指标均达设计要求 标志深水海洋油气装备智能化无人化领域取得进展 [1] Persona AI融资与团队 - Persona AI完成2700万美元种子轮前融资 资金将用于加速造船和制造业专用机器人平台开发 [2][4] - 公司由机器人领域资深人士创立 核心团队包括NASA前首席研究员Nic Radford(CEO)、Figure AI前CTO Jerry Pratt(CTO)及Nauticus Robotics前工程副总裁Jide Akinyode(COO) [4] MIT乒乓球机器人技术 - MIT研发的轻量化乒乓球机器人回球速度达19米/秒(42英里/小时) 接近人类顶尖选手21-25米/秒水平 命中率88% [7] - 通过三台计算机协同处理 300毫秒内完成从识别到挥拍动作 连续击打150次不同旋转球路测试中保持稳定表现 [7] - 技术结合多关节机械臂与优化算法 突破传统机器人反应速度与精准度平衡难题 可应用于体育训练及提升人形机器人动态响应 [7] GCR仿生多足机器人商用化 - GCR推出首款商用仿生多足机器人 采用模块化腿足结构与"无脑"运动控制技术 适应葡萄园等复杂地形 [10] - 通过分布式机械智能设计实现低成本(千美元级)自主作业 可组建24小时作业群组 解决农业人力短缺与农药依赖问题 [10] - 目前与佐治亚州农户合作试点 未来计划拓展至灾害救援领域 标志仿生机器人从学术验证向实用化跨越 [10] 反拉伸超材料突破 - 荷兰团队研发"Countersnapping"超材料 拉伸时自动收缩 颠覆传统材料力学行为 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13] - 应用包括:1)医疗内窥镜机器人单向无动力运动 2)外骨骼刚度动态调节 3)飞机与建筑自阻尼振动控制 [13] - 模块化设计实现"受拉收缩"特性 项目负责人称其为机械系统的"新基因" 潜在应用覆盖软体机器人、智能穿戴及抗震技术 [13] 机器人行业企业分类 - 工业机器人领域包含埃斯顿自动化、埃夫特机器人等12家企业 [18] - 人形机器人领域涵盖优必选科技、宇树等18家企业 [18] - 核心零部件企业涉及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等23家 覆盖谐波减速器、传感器等关键部件 [20]
快讯|我国自研国际首创深水海管铺设智能装备完成海试;MIT研发高速精准乒乓球机器人;Persona AI融资2700万美元等
机器人大讲堂·2025-05-19 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