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端分析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呈现地域特色,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制造业大省转型积极性高,聚焦产业协同和基础支撑能力提升[1][4][5] - 需求场景分化为评优侧和招标侧:评优侧57.8%需求集中于生产管理、协同作业、质检等核心生产环节[8][9],招标侧以政府主导(95.2%)的转型诊断+实施为主[10] - 企业转型态度理性务实:86.7%企业战略认可必要性,77.8%计划增加投入,软件支出占比提升至46.6%[16][27][28] - 紧迫场景TOP3为数据准备(77.8%)、供应链管理(68.9%)、生产管理(设备/排产/AI质检)[21][2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市场规模达1.55万亿,预计2025年达1.76万亿,未来5年CAGR约14%[2][39] - 增长驱动因素:政策目标导向(2025/2027/2030关键节点)、技术迭代(大模型+解决方案精准化)、企业主动寻求供应链协同与数据价值释放[39] 供给端特征 - 产品体系趋于统一:按数据/场景维度划分,软硬服一体化解决方案占比提升[44][46] - 解决方案两大融合趋势:软硬件组合(如工业富联机器视觉检测设备)、跨模块业务打通(人财物+产供销联动)[47] - 大模型应用探索:40%企业聚焦营销管理,35.6%探索供应链管理,33.3%布局数据服务[30];落地方式以智能体开发(腾讯/字节)、大模型联合(雪浪云+DeepSeek)、产品集成(SCADA+PLC)为主[48][49] 竞争格局与机会 - 高技术离散制造业(半导体/电子)和信创/国产替代赛道潜力突出[50] - 大模型短期难改格局,长期取决于对生产场景的实质支撑能力[52][53] - 数据竞争关键:构建"数据-显性知识-隐性知识"闭环,非盲目跟随开放[56] 技术应用现状 - 生产管理(MES/APS)、质量管理(视觉检测)、设备管理(远程监控)场景产品覆盖最全面[45] - 工业大模型当前工具属性明确:80%企业担忧输出不确定性,66.7%期望突破领域知识增强[33][36]
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2025-05-10 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