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资产向上重估成共识 中国市场吸引力更稳固
证券时报·2025-05-20 08:25

全球投资者看好中国资产 - 在全球投资者大会上,国际投资者普遍认为中国资产是资金的"避风港",未来将持续积极地加码布局中国 [1] - 中国资产向上重估成为共识,原因包括中国在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强势突破,以及政策持续发力和制度环境优化 [1] 新质生产力发展孕育投资机遇 - 中国经济发展呈现"东稳西荡"趋势,重要原因来自于中国自身的产业革命,新质生产力发展已呈现清晰脉络 [3] - 在前沿产业领域,中国积累显著先发优势,高端制造业、智能驾驶、新能源等行业不断突破创新,以新能源汽车为例,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 [3] - 在AI领域,中国企业处于第一阵营,是全球除美国外唯一能实现全产业链循环的国家,专利申请数量持续增长 [4] - 外资机构看到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投资机遇,中国具备将颠覆性创新技术深度融入生产流程的能力,与印度、东盟等地区形成差异 [4] - 尽管低附加值产业链外迁,但凭借高技术、高效率、高质量、高性价比的优势,高附加值和精密制造产业更可能留驻中国,尤其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清洁能源、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 [5] "长钱长投"的底层逻辑 - "长钱长投"被视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境外资金长线配置中国资产有制度层面支撑,如QFII/RQFII制度发展和互联互通机制优化 [7] - 政策层面,"国家队"入市增持ETF彰显维护市场平稳运行的决心,监管层宣布一系列增量政策以稳定经济增长和提振市场情绪 [7] - 险资作为"长钱"代表,其流向是市场风向标,国际投资者关注企业是否具备持续增长动力和长期商业模式,正在重新配置资产以寻求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增长机会 [8] - 各类境外投资者持有A股流通市值稳定在3万亿元左右,体现了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成效及境外资金对中国经济基本面和资本市场长期价值的认可 [8] 政策发力与外资布局加速 - 政策层自去年9月底以来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金融市场,为抓住国际战略转移和中国产业升级提供机遇 [10] - 海外投资者关注中短期中国经济走向,如财政刺激规模、房地产活动、居民消费复苏等,人工智能及相关行业仍是热门投资主题 [10] - 近期"一行一局一会"打出稳市"组合拳",极大稳定市场信心,资金流向自2024年四季度以来呈现净流入态势 [10] - 伴随中美贸易谈判进展超预期,国际投资者风险偏好提振,在摩根士丹利近期会议上,80%以上的投资者表示可能增加对中国股票的敞口 [10] - 调查显示越来越多投资者寻找在中国的投资机会,仅16%的投资者寻找其他机会,10%的投资者已全面投资中国,国际投资者赞扬中国政策一致性和明确性,并看好持续技术进步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