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NASH产业爆发将从2024年三季度司美格鲁肽上市开始,带动Fibroscan需求呈十倍量级增长[1][2] - Fibroscan作为NASH检测的流量入口,将受益于全球3-4亿患者筛查和疗效评估需求,欧美市场年检测人次有望突破1亿[2][6] - 按次收费模式下单次分成30-60欧元,保守测算欧美市场净利润可达8亿欧元(归母4亿欧元)[2] - 专利保护至2039年,欧美市场无竞品且被指南唯一推荐,形成14年独占期[2][15] - 印度市场NASH新药上市后Fibroscan销售四年增长十倍,验证商业模式可行性[3] NASH新药上市带来的需求爆发 - 全球3-4亿NASH患者需通过Fibroscan筛查,无症状特性导致检测成为刚需[6] - 治疗患者需每3个月评估疗效,千万量级患者将产生上亿次年检测需求[2][8] -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NASH适应症将于2024年9月获批,启动大规模筛查[2][8] - 200个在研NASH药物中90%使用Fibroscan进行临床试验,上市后将持续带动需求[12] - FDA首个获批NASH药Resmetirom说明书直接指定Fibroscan为疗效评估工具[8] 商业模式与市场空间 - GO/BOX分成模式:单次检测终端收费100+欧元,公司分成30-60欧元[13] - 截至2023年底全球装机651台,2025年目标新增2400台[13] - 欧美20万家诊所中覆盖15%(3万家)可带来数十亿欧元收入[16] - 英国已将Fibroscan列入常规体检,欧洲其他国家可能跟进[16] - 国内通过爱康国宾AI体检、保险公司合作及政府筛查项目加速渗透[3] 竞争壁垒 - 专利保护至2039年,英国医保局明确无竞品[15] - 美国指南唯一推荐NASH诊断工具,核磁检测成本为其10倍[15] - 医疗体制要求严格遵循指南,新进入者需积累大量临床数据[15] - 诺和诺德等药企合作形成数据连续性,90%临床试验采用Fibroscan[15][16] - 印度市场已验证商业模式,2020-2023年收入增长75%[3]
躺赚40亿欧元?福瑞股份与NASH新药市场关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