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转型 - 基金经理姜晓丽通过研读《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建立政策分析与投资决策的桥梁,认为政策对经济和市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1] - 天弘混合资产团队在2022年市场波动中意识到资产配置的"道"需要升级,从单一资产转向多资产配置以应对风险[4][5] - 绝对收益思路从债券扩展到股票,要求股票组合也遵循绝对回报目标,形成资产配置+行业配置+个股选择的三重框架[6] 固收+方法论演进 - 2018年开辟混合配置产品线,核心难点在于平衡股债比例以避免A股20%年化波动率导致"固收+"变"固收-"[5] - 2021年成立混合资产部,2022-2024年优化行业配置框架,2024年底升级资产配置框架至2.0版本[6] - 股票投资采用左侧策略,注重估值安全边际,如2023年选择东方雨虹等低估值标的,使旗舰产品在熊市保持正收益[7] 资金流分析创新 - 2022年债市流动性危机后,在传统宏观/估值分析基础上新增资金流(FLOW)监控,通过买卖力量预判资产拐点[8] - 资金流分析帮助团队在2022年底债市踩踏事件中做出预案,避免传统模式失效带来的风险[8][16] 行业选择逻辑 - 2018-2021年配置核心资产,2023年布局一带一路出口链,2024年重新评估内需科技板块,验证行业贝塔对收益的贡献[7][8] - 不过度依赖高频宏观数据,而是寻找经济结构性分化中的"火"点,如2024年初逆向研究被市场忽视的核心资产[12] 团队文化构建 - 建立左侧投资文化,坚持"不买贵"原则,通过基本面研究捕捉被错杀标的[12][13] - 内部保持表达自由和自主决策空间,考核机制强调结果导向的公平性[13][14] - 经历2016年债市牛熊转换和2022年踩踏事件后,形成稳定的绝对收益文化和组合管理体系[16] 经济转型洞察 - 研究发现中国企业资产负债率(56%)显著低于90年代日本(72%),内需市场潜力被低估[11] - 判断经济动能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A股波动性将收窄,需跟踪政策渐进式调整[11][12] - 警惕"科技国运"等线性叙事,避免重复"日本论"流行时的认知偏差[12]
绝对收益的世界里,常识比叙事更金贵
远川投资评论·2025-05-20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