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发展模式与生态 - 中国AI发展模式侧重"效率导向、工程落地"而非"算力至上"路径 [1] - 顶层设计驱动全栈协同发展:政府推动+本土产业链+人才储备+数据红利构成生态闭环 [1] - DeepSeek事件引发行业对"成本效率模型"再评估并激发开源热潮 [1] - AI成为中国工业转型与人口红利消退后的核心增长引擎 [1] AI经济价值与行业影响 - AI价值来自收入增长(产品服务赋能)与成本节约(效率提升) [2] - 2030年中国AI产业总回报预计8060亿元人民币 ROIC达52% 2028年盈亏平衡 [4] - 消费端贡献5560亿元(电商2710亿 广告950亿 本地服务910亿)企业端2500亿元 [4] - AI可创造6.7万亿元人民币等效劳动力价值(基于IMF新兴市场渗透率假设) [3] 算力与硬件生态现状 - 中国AI算力持续进步 依赖现有GPU库存(H20/A100/H800等)与国产GPU(华为/壁仞科技) [5] - 2024年中国AI GPU自给率34% 2027年预计提升至82% [5] - 华为是本土GPU核心供应商 寒武纪次之 主要依赖中芯国际制造 [6] 市场规模与区域动态 - 2027年全球云端AI市场规模2390亿美元(CAGR28%)中国市场占比20%达480亿美元 [6] - 华北数据中心市场供需将反转 短期可交付库存2-2.5GW 超大规模厂商需求超3GW [4] 技术替代与转型挑战 - AI对劳动力替代效应强于以往技术革命 影响面广/速度快/深度大(威胁认知型工作) [3] - AI短期内拉动GDP年增长率0.2-0.3个百分点 长期通过效率提升转化生产力跃升 [3]
大摩看多中国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