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温高铁项目背景与意义 - 杭温高铁是我国第二条民营资本控股建设的高速铁路,也是全国首条"双示范"高铁项目(国务院混改试点+发改委社会资本投资示范)[1][2] - 项目串联杭州、金华、温州三大核心城市,辐射义乌(年贸易额5000亿元)、横店(年接待游客1980万人次)等经济活跃区,形成横贯浙中南的活力走廊[3] - 铁路建成后实现长三角核心区与浙江东南部1小时交通圈,成为联通长江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纽带[2][3] 项目投融资关键节点 -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义乌至温州段由百盛联合集团控股(民营51%),二期杭州至义乌段由浙江省政府全额出资[4] - 开通前3个月突发15亿元资本金缺口,浙商资产创新采用双质押增信模式完成资金投放,保障2024年9月6日按期通车[4][6] - 该项目是浙商资产首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BOOT模式)特许经营项目,打破其传统不良资产处置业务边界[4][5] 运营数据与经济效益 - 开通至2025年累计开行超万列列车,发送旅客284万人次,覆盖北京、上海等跨省线路[7] - 2025年并入全国铁路网后管内日均发送旅客14642人次,"五一"期间单日发送量创历史纪录(日均50对列车+16.4%运能提升)[7] - 形成"数字经济(杭州)+制造业(温州)+商贸(义乌)+文旅(横店)"的立体产业带,加速长三角南翼千亿级经济带发展[3][7] 业务模式创新 - 浙商资产通过拆解复杂股权结构(涉及银团贷款、多主体协议),创新设计兼顾各方利益的交易架构[5][6] - 杭州西站枢纽设计预留开行对数上升空间,为项目长期运营收益提供保障[5] - 案例入选"金融助力浙商十大案例",为基础设施领域产融结合提供范本[4][6]
地方AMC创新破局纾困难题 激活长三角黄金交通线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5-21 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