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为什么生命如此多彩? | 红杉爱科学
红杉汇·2025-05-21 23:21

生物多样性主题 - 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的重要性 [2] - 生物多样性构成人类生存根基,但全球物种遗传多样性正加速丧失,鸟类和哺乳动物受影响最显著 [2][10] - 地球生命色彩从灰棕主色调进化至五彩斑斓,与视觉系统进化(如三色视觉)及动植物色彩革命密切相关 [4][5] 生命色彩进化机制 - 色彩进化始于6亿年前视觉系统发展,三色视觉与寒武纪大爆发(5.41亿年前)同步出现 [4] - 植物引领首场色彩革命:彩色果实出现于3-3.77亿年前,花朵进化于1.4-2.5亿年前,被子植物(开花植物)在白垩纪(约1亿年前)推动色彩大爆发 [5] - 动物显著色彩进化始于1.4亿年后,色彩功能包括吸引配偶(孔雀)、警戒信号(毒箭蛙)等,但不同物种感知色彩存在差异(如蜜蜂可见紫外线) [5][6] 遗传多样性保护策略 - 全球研究覆盖622个物种、36个分类群,显示栖息地破坏和人类活动导致遗传多样性加速流失 [10] - 五项有效保护措施: 1) 补充种群(如新西兰南岛鸲鹟跨岛迁移提升免疫力和繁殖力) [11] 2) 种群调控(美洲红点鲑基因谱系管理) [12] 3) 生态系统恢复(草原松鸡栖息地扩展) [13] 4) 控制入侵物种(瑞典赤狐管控助北极狐恢复) [14] 5) 保护引种与再引入(金袋狸新种群六代后遗传多样性持平原始种群) [15] 公众参与途径 - 种植本地植物、保护传统农作物品种可维护农业遗传多样性 [17] - 参与自然保护组织活动及避免跨境传播外来物种有助于生态保护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