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需防范美债抛售潮对全球市场的冲击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5-22 10:16
美债市场动态 - 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再次跃升至5%以上,此前因穆迪将美国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曾短暂突破5%后回落[1] - 今年以来美债连续遭遇市场抛售,主要因素包括对冲基金高杠杆"基差交易"崩盘、投资机构流动性需求上升以及多国央行战略减持[1] - 4月美国关税政策引发大规模抛售,中美经贸会谈后有所逆转,但穆迪降级和减税法案担忧重新点燃抛售情绪[1] 美国财政政策影响 - 美国政府推动的税改方案计划未来十年减税逾4万亿美元,并削减至少1.5万亿美元支出,包括削减低收入人群医保和食品援助计划[2] -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总额已超过36万亿美元,仅2024年6月就有6.5万亿美元国债到期,2025财年上半年财政赤字达1.3万亿美元(半年度历史第二高)[2] - 减税政策将扩大赤字规模,叠加关税政策(普遍加征10%以上)增加经济衰退风险[2] 全球资本流动变化 - 各国主权基金和大型投资者持续用其他避险资产取代美债,推高美国融资成本,30年期美债收益率居高不下加剧财政赤字恶化[3] - 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但美元汇率下降,显示长期资金持续流出美国[3] - 日本作为美债第一大持有者,其30/40年期国债拍卖连续遇冷,收益率曲线控制机制可能失效[3] 货币政策趋势转变 - 美日两国长期实施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即将结束,目前均处于进退两难境地[4] - 这种转变可能导致全球外部需求减少,影响中国出口,但同时也为中国货币政策创造更自主的空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