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网信办算法治理专项行动 核心观点 - 中央网信办针对算法推荐导致的低俗信息泛滥、"信息茧房"、观点极化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重点平台通过优化算法规则、提升透明度、创新功能等方式响应整改 [1][2] - 抖音、小红书、微博、快手、微信视频号、哔哩哔哩等平台在正能量内容加权推荐、用户自主权保障、内容多样性优化等环节推出系统性改进措施 [1][2] - 当前治理成效初显但仍存不足,网信部门将持续督导平台优化算法机制,探索多样化"破茧"路径 [3] 算法透明度提升 - 抖音开设"安全与信任中心"网站并举办开放日活动,公开推荐逻辑及干预机制 [1] - 微博公示热搜上榜规则及数据规则,新增热度标签标示推动因素 [1] - 微信视频号发布《一图读懂微信视频号算法推荐》等图文视频材料,以通俗方式解释算法原理 [1] "信息茧房"破除措施 - 抖音升级"使用管理助手",通过可视化图表展示用户近期浏览内容偏好 [2] - 小红书推出"内容偏好评估与调节"功能,支持一键探索多元化内容 [2] - 快手在算法中增加对"正向""温暖"等内容的挖掘权重 [2] 推荐内容审核机制 - 微信视频号建立"好友推荐+算法推荐"双重机制,迭代识别模型拦截低俗信息 [2] - 抖音推出热点当事人核实机制,打击摆拍造假、仿冒蹭热等行为 [2] 用户赋权功能优化 - 快手提供可滑动调节的兴趣标签管理功能,支持精细化控制内容推送强度 [2] - 微博设置"不感兴趣""不看此博主"等多样化负反馈选项 [2] 现存问题与后续计划 - 部分平台功能使用效果未达预期,推荐内容质量仍有提升空间 [3] - 网信办将开展常态化巡查,推动平台持续优化算法管理规则和"破茧"路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