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极氪退市换吉利 “合一”,吉利重构资本版图
晚点LatePost·2025-05-22 13:45

战略调整背景 - 吉利在5月初宣布回归"一个吉利"战略,对年初提出的"两横七纵"战略中"两横"汽车业务主体进行框架大调整[3] - 调整反映原定战略目标与落地情况存在出入,需根据实际策略结果进行战略重构[3] - 战略重构的代价包括时间成本、资源投入以及吉利汽车股权被稀释的风险[5] 原"两横"战略设计 - 2024年初战略目标设定为2027年实现整车销量超500万辆,形成吉利汽车集团和极氪科技集团两大上市主体并行结构[6] - 极氪整合领克是战略核心,但极氪长期处于负债经营状态(2024年底资产327亿元/负债428亿元,所有者权益-101亿元)[6] - 合并领克可优化极氪资产结构(领克2024上半年资产460亿元/负债393亿元),预计合并后年营收达千亿规模并实现扭亏[7][8] 会计准则差异影响 - 极氪采用市场法以90亿现金并购领克50%股权,预计产生64.7亿元收益,但会计政策变更为权益结合法后按账面价值入账[9] - 美股准则下合并后极氪净资产-142亿元(较合并前扩大41亿元),港股准则下净资产162亿元,差异主要来自无形资产处理[15][16] - 2025Q1美股报表显示极氪净资产-250亿元(新增借款120亿元),港股报表则呈现权益为正和扭亏为盈[16] 资本市场反应 - 2024年11月宣布收购后极氪股价大跌,反映市场对举债收购和股东利益冲突的担忧[20] - 2025年3月美股合并财务资料公布后股价再次下跌,5月私有化建议推动股价突破报价高位[24] - 私有化方案涉及185亿元股权价值,若全换股将稀释吉利系持股比例从41.38%降至37.6%[25] 战略重构逻辑 - "一个吉利"战略下极氪将变为吉利汽车下属事业群,通过港股回归快速优化财务指标[21] - 私有化可消除关联交易、精简冗余部门,实现降本增效,但需承担26亿美元私有化对价[23] - 战略快速转向展示管理层应变能力,为应对行业激烈竞争提供组织保障[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