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标特斯拉Optimus,「小鹏」终要扛起国内人形机器人大旗!
Robot猎场备忘录·2025-05-23 00:50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进展 - 马斯克预测人形机器人数量最终将达到数百亿规模,并强调Optimus将成为特斯拉最重要产品之一,因其具备通用人工智能大脑优势[3] - Optimus采用完全虚拟环境训练技术,实现"零样本转移"能力,通过第一人称视角视频学习人类操作,并计划拓展至第三人称视角互联网视频学习[9][10] - 2025年3月已启动试生产,目标年产5000台,零部件储备可支持10000-12000台生产,2026年目标提升至50000台[12] - 技术层面复刻特斯拉智能驾驶系统,搭载FSD系统和HW3.0芯片,形成感知-决策-控制完整闭环[14] 车企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格局 - 全球15家知名车企已布局人形机器人,其中国内占11家,形成具身智能赛道最强派系[15] - 小鹏汽车成为国内商业化进展最快车企,Iron机器人2025年4月在上海车展完成首秀,展现灵活交互能力[16] - 小鹏Iron采用与智驾同源技术:搭载天玑AIOS系统、自研图灵AI芯片(3000T算力)、720°环境感知系统[20] - 小鹏计划2026年实现规模化量产,当前已进入工厂实训阶段,未来拟部署至门店迎宾场景[22][24] 技术路线与行业趋势 - 摩根士丹利研报指出集成类人形机器人OEM(如特斯拉)在价值链中占据最高地位,潜在市场规模达5万亿美元[4] - 车企入局优势体现在技术复用能力,特斯拉Optimus路线成为行业标杆,小米和小鹏均转向该技术路线[16][25] - 小鹏Iron采用端到端大模型+强化学习方案,支持本地运行30B参数大模型,实现双足行走和智能避障[20] - 行业面临商业化卡点包括算力、算法、核心零部件和工程化等挑战,需500亿级投入门槛[22][26] 国内主要玩家动态 - 小鹏汽车2025年一季度登顶新势力交付量榜首,同步推进"陆地航母"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Iron量产[23] - 小米CyberOne(铁大)已淡出公众视野,缺席多场重要发布会,与小鹏形成鲜明对比[16][23] - 小鹏计划2026年推出第五代机器人,升级图灵芯片并复用云端AI基础设施提升智能水平[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