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核心理念 -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以买企业的角度购买上市公司股份,关注企业长期价值而非短期市场情绪[1] - 评估企业价值时需假设其未上市状态,重点分析护城河优势及可持续性差异[1] - 买卖决策基于企业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隐含回报率需超过要求阈值[2][8] 投资框架关键要素 - 企业质地是决定性因素,需具备比同行更强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护城河)[2] - 买入价格需满足物超所值原则,通过折现现金流评估企业价值范围而非静态PE/PB[8][9] - 卖出触发三种情形:价格超过价值、企业基本面恶化、发现更优替代标的[13] 护城河评估方法论 - 护城河建立于具体商业模式下的可持续差异,如成本优势(规模效应/采购效率)、品牌或渠道等[3][4] - 评估需拉长时间维度(3-20年),分析差异变化趋势而非单一指标[3][7] - 护城河削弱通常源于建立优势的要素变化(如技术变革/客户需求变化/政策影响)[5][6] 企业价值与价格管理 - 企业价值采用悲观假设折现,市场价格低于该假设时视为具备安全边际[9] - 股价下跌时需区分价值变化与市场波动,前者需重估后者可能提升隐含回报率[10][12] - 避免"买错"需持续验证竞争优势假设,不因股价波动改变决策逻辑[12] 能力圈建设策略 - 拓展方向包括:感兴趣的未知领域、上市3年以上的企业、内外部推荐标的[14] - 科技变革领域(如AI/智能驾驶)需从头研究,保持深度认知而非追逐热点[15] - 研究过程强调系统性(招股书分析+产业研究),拒绝为速度牺牲深度[15] 投资执行原则 - 坚持自下而上"翻石头"策略,无统一评估范式需个案分析[3][7] - 护城河跟踪为持续过程,触发点包括财报/政策/行业事件而不仅限股价波动[6] - 组合调整仅基于价值比较,不保留隐含回报率不足的标的[13]
一条读懂基金经理之田瑀篇
中泰证券资管·2025-05-23 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