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OpenAI以65亿美元全股票交易收购Jony Ive的AI硬件创企「io」,计划打造继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之后的"第三核心"设备,目标出货1亿台[1][4][5] - 新设备将无屏幕、可便携或置于办公桌,定位为AI交互核心载体,强调环境感知与低调设计[1][5][10] - Altman预测该收购将为OpenAI创造1万亿美元额外价值,并计划2025年底前推出产品[4][8] 行业动态 - 谷歌在I/O 2025推出Project Moohan头显和Project Aura智能眼镜,苹果计划2026年推出AI智能眼镜[2] - 科技巨头对AI硬件形态存在分歧:Ive和Altman认为显示屏非必需,而其他公司押注可穿戴设备[2][5] - 实现多模态AI需满足环境感知、实时LLM访问和长续航等条件,推动可穿戴设备研发热潮[2] 产品规划 - 设备定位为"设备家族"成员,设计理念受Apple软硬件整合启发,旨在减少用户对屏幕依赖[5][10] - 强调保密性以防竞争对手模仿,Ive团队已接触量产供应商[6][8] - 目标超越传统硬件发布速度,计划比任何公司更快达到1亿台出货量[8] 战略背景 - OpenAI预计2029年前亏损440亿美元,需通过自有设备建立直接用户触达渠道[9] - Altman认为现有设备无法满足AI交互需求,合并「io」是为实现"AI直接赋能用户"的愿景[10] - 硬件战略与数据中心建设、企业技术、机器人等业务形成协同[8] 合作细节 - 合作始于18个月前OpenAI产品副总裁与Ive团队的接触,去年秋季确定硬件开发方向[10] - 最初设想独立开发,后调整为合并模式以确保设备作为OpenAI核心交互载体的定位[10] - Ive提及与Steve Jobs的合作经历,强调与Altman的默契具有特殊意义[4]
目标出货一亿台,Altman和Ive的新公司「io」到底要做什么硬件?
Founder Park·2025-05-23 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