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未雨绸缪压倒了特朗普
36氪·2025-05-23 21:58

贸易战态势与关税演变 - 特朗普政府将对中国追加关税从145%下调至115%,并对800美元以下小额货物的关税从120%或每件100美元降至54% [3] - 美国对中国的追加关税由10%基础对等关税加20%打击非法药品关税构成,总税率为30% [4] - 美国将对等关税从34%逐步提高至84%、125%,中国以相同水平回应,最终美方追加关税达145% [4] - 当前美国对华追加关税已降至30%,但对中国出口产业负担依旧沉重 [10] 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与准备 - 中国自2018年特朗普政府首次贸易战以来,历经七年推进经济结构转型,核心是打造没有美国也能生存的经济 [3][4] - 中国对美以外国家的出口额在2018年至今六年间增加超过1万亿美元,总出口额达到约3.6万亿美元 [4] - 新增对美以外国家出口额超过1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每年对美出口额的两倍 [3][4] - 在进口方面,中国自2018年以来减少粮食领域对美依赖,大豆加快从巴西等国家多元化进口,小麦支援中亚等地生产技术开发 [6] - 中国在“科技自立自强”号召下推进产业结构转型,以应对高端领域对华禁运并摆脱劳动密集型出口经济 [6] 战略考量与关键因素 - 中国有关键时间胜算,考量2026年秋美国中期选举这一“民主制度的最后期限”,尤其重视选举前的圣诞购物季 [7] - 若超高关税持续,美国消费者可能在年底面临“商品短缺”,从而暴露特朗普关税政策失败 [8] - 中国有效利用稀土等战略物资,稀土生产占全球约70%,冶炼环节占90%,对美国高科技产业和武器工业至关重要 [8] - 中国推进摆脱对美依赖的战略最终目标与中国共产党长年夙愿的台湾统一相关,俄乌战争后俄罗斯遭受的经济制裁加剧了中国的危机意识 [8] 行业影响与潜在风险 - 作为最大出口商品的电脑和智能手机未被纳入对等关税适用范围,但相关工厂的海外转移已在进行 [11] - 跃居出口第三位的中国电商平台SHEIN和Temu等“小额货物”相关工厂,未来可能面临迁移或倒闭潮 [11] - 工厂迁移或倒闭引发的工人失业问题,即便暂时性,也会侵蚀中国当前经济基础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