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投资人如何看待中国 - 海外投资界扭转对中国资产的看法,将DeepSeek的发布称为"人工智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代表中国在高附加值领域和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 [3][4] - 全球资金特别是欧洲资金对投资中国的兴趣处于过去3年最高水平,法国兴业银行命名中国"七巨人"(腾讯、阿里、小米、中芯国际、比亚迪、京东、网易),年初涨幅超过美国"七巨头" [4] - 中国GDP增速5%,贡献全球26%的GDP增长,经济体量全球最可见,理工科高等教育普及带来"工程师红利",制造业和供应链体系具备低成本优势 [7] 政策与市场动态 - 自去年9月国内利好政策出台带动股市"快牛",海外投资人期待"慢牛"以便逐步建仓中国股票资产 [5] - A股和港股PE估值横向对比全球处于较低位置,存在较大上行空间 [7]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全球IPO共计65起,较2024年同期增加11起,科创板、创业板IPO申报节奏逐步恢复 [8] 并购与退出机制 - 2024年9月国家推出"并购六条",允许跨界并购、支持私募基金收购上市公司、明确未盈利资产处理方式,审批流程从3个月缩短至3周 [9][10] - 2023年美国并购类退出占比60%,中国不到20%,新政旨在提高比例促进创投市场健康发展 [9] - 交易价格支持多元化估值方法,除传统PE、EV/EBITDA外,允许考虑市研率等新指标 [10] 中美贸易与关税影响 - 美国对中国实施34%对等关税后升至145%,5月12日双方承诺取消91%加征关税,暂停24%关税90天,保留10% [13][14] - 美国对中国商品平均关税税率从50%降至30%,中国对美国从25%降至10%,但中国对美出口平均加权关税率仍达42.7% [14][15] - 特朗普政策针对必需品、供应链等关键物资,投资者需警惕相关行业出口 [15] 中国应对策略与机遇 - 关税上涨利好国产替代企业,硬科技处于政策春天窗口期,内需提振或带来消费类资产增长机会 [18] - 升级"China Plus One"为"China Plus N",在多个发展中国家建立协作网络,转移劳动密集型环节,专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活动 [20] - 供应链转移带动自动化设备需求,中国公司通过提升机械自动化水平减少对海外人力依赖 [21] 中国与日本经济对比 - 中国与日本经济情况有相同点(地产下行、债务下行、人口老龄化等),但中国拥有区域供应链集群、低股市估值、城市化率和消费能力提升空间等独特优势 [22] - 中国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40%以下,远低于英美日等发达经济体(50%以上) [22] - 中国需从创新、财政、消费三个方向着手,激发社会创新力,增强民众投资和消费信心 [23] 外资回流与行业关注 - 海外资金对中国持审慎态度,需企业盈利超预期改善才能吸引外资回流,实现良性循环 [25] - 海外投资人高度关注中国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和新消费领域 [25] - 经纬创投主要投资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全球化、数字产业升级、医疗健康等领域 [25]
经纬创投徐传陞: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我们有足够的条件创造新的增长
IPO早知道·2025-05-24 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