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Fengfeng Bei/蒲军/范先群团队证实,这种新型AAV可用于呼吸系统和肺部疾病的基因治疗
生物世界·2025-05-24 09:00
基因递送载体技术进展 - AAV6和AAV9是当前靶向呼吸道和肺部的两种主要野生型腺相关病毒(AAV)血清型,其中AAV9通过鼻腔给药可转导小鼠气道和肺组织,并适用于流感抗体基因治疗[1] - 哈佛医学院团队开发的AAV.CPP.16变体源自AAV9,具有跨物种保守的神经趋向性,能突破血脑屏障,适用于脑肿瘤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1] - AAV.CPP.16对肺部的转导效率显著高于AAV9,研究团队进一步探索其作为鼻内基因递送载体在呼吸系统疾病和病毒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潜力[2] 跨物种呼吸道基因治疗验证 - AAV.CPP.16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和小鼠模型中均显示对呼吸道组织的高度嗜性,通过鼻腔给药可有效转导气道和肺细胞[3][4] - 该载体性能优于AAV6和AAV9,能高效靶向关键呼吸细胞类型,为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提供新工具[5] - 研究团队在两种疾病模型中验证其疗效:单次鼻内给药可表达双靶点VEGF/TGF-β1中和蛋白防治特发性肺纤维化,或携带CRISPR-CasRx系统抑制SARS-CoV-2的Rdrp基因转录[5] 临床应用前景 - AAV.CPP.16介导的两种基因疗法:通过双功能融合蛋白抑制肺纤维化关键通路,以及利用CRISPR-CasRx系统建立针对新冠病毒的被动免疫防御[7] - 研究结果表明该载体在呼吸系统和肺部基因治疗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为特发性肺纤维化和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提供潜在治疗方案[3][7] - 技术突破主要体现在跨物种适用性、单次给药有效性及多机制治疗兼容性,推动基因编辑疗法向临床转化[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