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快驴科技定位为"短距离绿色出行科技综合服务商",但商业实质是双轮/三轮电动车电池分销商,高度依赖超威集团供应链[2] - 公司营收增长但盈利能力薄弱,2024年毛利率仅4.1%、净利率0.5%,利润水平被调侃不如卖煎饼[2][4] - 商业模式本质是超威集团产品的转手销售,缺乏核心技术积累,研发投入三年累计仅150多万元[11][14] - 自建工厂计划面临与超威集团的潜在利益冲突,且铅酸电池行业同质化严重难以突破利润瓶颈[17][19]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3.1亿、12.2亿、16.3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33.4%[4]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6.5万、238.7万和825.7万元,净利率从0.5%降至0.2%再回升至0.5%[4] - 铅酸电池占总收入99%以上,其中超威品牌占比从95.1%降至70.6%,自有品牌占比升至28.5%但仍是超威代工[6][8] - 存货成本占销售成本比例持续超96%,2024年达15.23亿元[9][10] 商业模式 - 业务三大支柱为"快驴出行"(核心)、"快驴优选"(质量保障)、"快驴教育"(技术培训),实质均为电池销售配套[3] - 超威集团采购额占比2024年达99.2%,独家代理协议持续至2034年[13][14] - 239名员工中仅16人为研发人员(6.7%),三年研发支出占营收0.036%[14][15] - 计划自建年产能500万个的铅酸电池工厂,但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13%等行业压力[16][18] 行业背景 - 铅酸电池占电动自行车主流市场,技术门槛低导致价格战,超威集团2024年毛利率仅6.9%[18] - 原材料铅价三年上涨13%至1.72万元/吨,公司向下游转嫁成本能力有限[18] - 锂电池收入占比不足1%,业务转型缺乏技术支撑[6][14]
百亿大佬的小弟冲港股:年入16亿,卖100块只赚5毛
凤凰网财经·2025-05-24 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