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态电池掘金机器人赛道!
起点锂电·2025-05-24 16:56

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将成为人形机器人的首选能源方案,因其高能量密度、安全性和轻量化优势 [1][25] - 机器人赛道为锂电行业带来新增长点,预计2025年成为量产元年,市场规模达千亿级 [7][8] - 2027年将是全固态电池量产关键节点,但成本高企和标准化缺失仍是主要挑战 [26][27][30] 机器人终端阵营 - 车企系布局:特斯拉Optimus计划2026年产量达5-10万台,2027年突破100万台;小米CyberOne支持21个自由度;小鹏Iron拥有3000T算力;广汽GoMate采用轮足混合结构 [4][5][24] - 专业厂商动态:宇树科技Unitree G1、优必选教育机器人、智元灵犀X2等2023年密集发布新品 [5] - 技术参数:主流产品身高177-178cm,体重52-70kg,自由度15-38个,响应速度达0.5ms级 [4][5] 锂电企业机遇 - 市场潜力:超40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宁德/亿纬/孚能等15家锂电企业已切入赛道 [1][7][10] - 技术协同: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安全性改进与机器人需求高度契合,蔚蓝锂芯/圣阳股份/欣旺达等已实现应用 [9][10] - 痛点突破:需解决电解液爆炸风险(依赖固态电池)和研发成本压力(磷酸铁锂价格逼近成本线) [11] 电池形态适配性 - 圆柱电池:占主流,如宇树H1搭载15Ah圆柱电池,适合人形机器人中心供电 [13] - 方形电池:抗冲击性强,适用工业机器人搬运/焊接场景,支持CTP/CTC成组技术 [13] - 软包电池:轻量化优势适配扫地/巡检机器人,未来固态技术将扩展其应用范围 [13] - 材料选择:三元电池主导高端人形机器人,磷酸铁锂侧重家用/扫地机器人领域 [14] 固态电池进展 - 技术优势:能量密度超500Wh/kg(欣旺达半固态)、续航提升50%(南都电源)、能耗降低80%(广汽GoMate) [19][21][24][25] - 企业布局:孚能科技年内送样定制固态电池;德尔股份开发260Wh/kg模块化方案;上海洗霸突破480Wh/kg电解质 [18][20][23] - 应用案例:创明新能源全极耳半固态电芯支持软通动力机器人4小时续航;广汽第三代机器人实现6小时续航 [16][17][24] - 产业化挑战:当前成本为液态电池3倍,2027年前以小批量生产为主,需解决分布式供电设计问题 [26][27] 行业发展趋势 - 政策驱动:中国《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2025年量产目标,配套扶持固态电池研发 [30] - 技术融合:AI大模型(英伟达GR00T)、灵巧手设计(特斯拉22自由度)、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加速性能突破 [29] - 场景扩展:工业/医疗机器人、机器狗等将成为固态电池试验场,倒逼产业链快速产业化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