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订单变局,中国企业正加码这些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5-26 22:31
关税调整后的市场反应 - 5月12日关税调整后,广东仿真花商家志鹏的美国客户一周内采购60万元婚庆用仿真花,老客户未流失[1] - 杭州天堂伞业对美订单在5月12日后暴增,新增订单量超过此前2-3个月总和[4] - 宁波博尔富泳池设备公司通过新品研发(如泳池清洁机器人)和客户协商分担关税,维持欧美市场竞争力[5][7] 企业供应链与市场多元化策略 - 杭州中天模型因30%原料依赖美国进口,考虑转向越南、日本采购,同时布局俄罗斯市场并计划参展[7][8] - 深圳市怡康有限公司将主力市场转向欧洲、俄罗斯及亚洲,空气波按摩腿套在韩国热销[10] - 行业趋势显示企业加速布局海外产能和电商渠道(如亚马逊独立站覆盖全球144国),1688跨境站点新增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市场[10][12] 内外贸一体化应对策略 - 杭州环宇玩具外销占比80%,美国订单下滑60%后恢复,但计划加强内销以对冲海外波动[13] - 淘天集团开放400+适合内销的品类(如家具、家电),协助外贸企业转型[11][12] - 行业普遍采用"双品牌"路线(如杭州中天模型),内贸与外贸市场同步推进[8][12] 长期产业布局方向 - 企业注重供应链稳定性(如自主材料研发)和差异化产品,以应对关税刚性影响[7][8] - 通过全球参展(德国、土耳其、俄罗斯)和跨境电商(阿里国际站)拓展新市场[7][8][10] - 海外消费需求持续存在,企业需提升产品力与贸易生态韧性[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