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概况 - 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格斗竞技赛事在杭州举行,采用宇树G1机器人(身高130cm、体重35kg),搭载深度相机实现180°广角视野,电池续航2小时,最高移动速度2米/秒 [1] - 赛事分为表演赛和竞技赛,竞技赛采用积分制,有效击打头部/躯干得1-3分,倒地扣5-10分,机器人需完成刺拳、勾拳等9种格斗动作并具备快速起身能力 [2] - 决赛中"AI策算师"凭借精准战术决策以积分优势夺冠,展示出算法驱动的动态平衡与快速响应能力 [5] 技术突破 - 机器人需在毫秒级响应中协调29个电机完成多关节协同运动,实现动态平衡、抗冲击和快速起身(8秒内),突破传统人形机器人运动瓶颈 [10][12] - 采用深度强化学习和仿真训练优化算法,结合专业运动员动作捕捉数据,使机器人具备"肌肉记忆"和自进化能力 [15][17] - 融合动作控制与智能决策算法,感知系统可快速定位对手并生成执行策略,仿生机械结构设计支持高爆发力输出 [14] 行业意义 - 格斗场景全面检验机器人机械结构、运动控制、传感器融合等能力,为救援、工业等场景落地提供技术验证 [10][12] - 赛事暴露动态控制延迟、传感器噪声等问题,但验证了抗冲击结构和多模态感知协同的技术可行性 [18] - 娱乐化赛事推动产业链创新,类比F1赛车对汽车技术的催化作用,加速高密度电机、新型传感器等发展 [19] 参赛企业 - 宇树科技作为核心参赛方,其G1机器人是目前全球唯一能实现复杂格斗动作的机型,采用国产自主研发技术 [1][2][15] - 行业参与者包括优必选、云深处等20余家人形机器人企业,以及绿的谐波、思岚科技等核心零部件厂商 [22][23][24]
人形机器人格斗,我们从中看到了哪些技术真相?
机器人大讲堂·2025-05-26 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