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当Labubu成为Lafufu

泡泡玛特海外业务增长与假货挑战 - 2024年泡泡玛特海外及港澳台业务营收50.7亿元,同比增长375.2%,占总营收近40% [4] - 海外假货现象严重,Labubu仿品"Lafufu"形成亚文化现象,消费者以购买假货为荣 [4][20] - 新加坡市场假货泛滥,如限定款Merbubu成为高价假货重灾区,Shopee等平台可直接搜索高仿品 [11][12] 知识产权侵权形式多样化 - 海外侵权形式包括食品饮料、服装饰品等未经授权使用IP,如新加坡服装品牌Recoil和饮料品牌PlayMade [14] - 小规模非营利性侵权难以追踪维权,如新加坡政党活动中使用Labubu形象 [16][17] - 国内假货产业链完整,涉及生产、仓储、批发、销售全链条,直播电商增加追踪难度 [23] 维权诉讼的复杂性与挑战 - 2024年国内新增民事诉讼288件,查处11家假货工厂,配合公安打击22起案件,海关查获14万件侵权产品 [6] - 著作权侵权鉴定费用高昂,刑事犯罪认定标准严苛,维权效果受限 [25][26] - 部分诉讼败诉案例,如2021年起诉若态科技"巧克喵"产品外观专利侵权被驳回 [28][29] 行业对比与品牌保护策略 - 迪士尼法务维权案例成为行业标杆,通过诉讼和非诉讼手段强化IP保护 [31] - 泡泡玛特提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减少司法资源占用,但维权仍面临成本与效率问题 [25] - 创始人王宁强调品牌建设重要性,假货流行既是荣耀也是考验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