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欧盟电池法案推迟!
起点锂电·2025-05-27 18:17

欧盟电池法案延期 - 欧盟电池法案中的电池供应链尽职调查环节被延期两年 企业提交碳足迹报告也有延期 中国锂电池企业出口欧洲至少两年内畅通无阻 [1] - 法案三个细分环节(尽职调查、电动汽车电池碳足迹计算规则、碳足迹声明格式)均被推迟 法案自2023年8月颁布后实施缓慢 [1] - 法案原计划通过碳足迹、原材料回收比例和电池护照三方面约束锂电池产品 旨在建立欧洲本土电池产业链 限制中国主导权 [1] 延后原因分析 - 地缘政治因素:东亚三国主导电池产业链 欧洲短期内难以建立自主生产线 上游材料仍依赖中国 且欧盟内部存在分歧(如德法对建厂态度对立)[3] - 认证机构不足:仅半数欧盟成员国确定第三方验证机构 导致尽职调查证明供给不足 [3] - 调查标准未统一:检测方案(如EU 2023/1542与EU 2017/821)、原材料与电芯制造方案存在冲突 需进一步协调 [3] - 法规冲突:《企业可持续性尽职调查指令》(CSDDD)与电池尽职调查义务存在矛盾 需同步制定立法指南 [3] 欧盟内部矛盾 - 德法领导人提议废除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 认为详尽的报告要求对中小企业不利 难以平衡商业与环保需求 [4] - 若豁免中小企业 欧盟监管权威性将受质疑 拖延实施会损害公信力与产业竞争力 法案理想与现实差距显著 [5] 对中国锂电行业的影响 - 延期为中国企业赢得两年出海窗口期 可加速布局欧洲市场并提升技术合规能力 [7][8] - 欧洲是中国锂电池出口核心市场 本土企业Northvolt破产后 欧洲电动化依赖东亚电池厂本土化项目 [10] - 欧洲储能市场快速增长 2023年大储新增装机达10GWh(英意为主) 中国企业(如上能、蜂巢等)已斩获近10GWh订单 [11] - 尽管中东/东南亚/南美市场崛起 欧洲仍是中国锂电出海战略要地 行业将持续加码布局 [11]